Party building/League school/students

党建/团学/学生

最新动态

喜报 | 我系《艺术社会学的文化实践》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7日 13:02
图片


图片

2023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高教函 [2023] 7号),我系实验艺术专业《艺术社会学的文化实践课程》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该课程曾于2021年荣获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教学团队称号,陕西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我系将以此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为契机,继续加强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社会实践服务。





课程介绍

图片

《艺术社会学的文化实践》系列课程教师授课现场


本课程是学院前沿学科方向——实验艺术专业的方法论板块,也是用艺术介入社会的实践领域。本课程坚持艺术为社会服务的原则,秉持群众路线,以艺术社会学为方法,深入社会现场,坚持在地行动,以田野调研为基础,以问题意识为诉求,以社会性艺术的形态,完成项目型的文化实践。

“社会性艺术的学生不得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本课程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围绕其开启学术研究、艺术学习,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项目实践中,建立学生的社会担当,重视实践带动教学,问题带动创作,项目锻造能力,呼应乡村振兴和社区营建的国家号召,着重开展艺术乡建和社区艺术实践,紧扣中国的历史脉动、伟大发展,为新时代培养新兴领域艺术人才。










课程亮点、特色与创新:

本课程以其前沿性、社会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将现场教学、社会实践、学术探索相结合,展现以下 3 个特征:

1


教学创新

本课程在国内为首创,呼应艺术的社会转向,学理基础坚实, 教学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践,方法论系统完整,艺术表达多样。师生组建的“关 中艺术合作社”团队,与当地民众协同合作,拓展组织能量,提升课程成果层次。

2


社会服务深入

尤以 2018、2019、2021、2022、2023 年,由课程延伸出 5 届“关中忙罢艺术节”,用艺术激活传统节庆,丰富的实践活动,扎实打造一批艺术村落, 调动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乡村旅游,提升群众收入;将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认同、规范秩序,与现代文明、创新文化、品 质生活相结合,促进村民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充分展现艺术乡建对乡村振 兴的带动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3


艺术实践的拓展

本课程是艺术与社会的双重实现,激发师生多主体能 动性,以空间生产、文化生产、产品生产为目的,将学生专业实践投入到具体的现实领域当中,通过扎实的劳作、深刻的思考、真切的服务,落实对艺术价值的实现,通过调研报告、影像作品、现场展演、课题项目,在学术研究、道德塑造、专业实践、文化生产等多方面,育养成就健全的艺术人才。









课程教学团队:




图片

课程负责人:

武小川:教授,博士,负责整体课程设计,教学规划。


课程团队成员:

张亚谦:讲师、博士在读/硕士,负责课程教学,及教学任务的实施和策划。


崔凯敏:讲师、博士在读/硕士,负责课程教学,及教学任务的实施和策划。


任一飞:助教、硕士,负责课程教学,辅助课程负责人开展教学任务的实施和策划。


张馨烨:助教、博士在读/硕士,辅助课程负责人开展教学任务的具体执行。




课程评价及效果:

图片

课程延伸部分活动海报


课程实践与城乡现实高度结合,以两个社会现场——乡村建设、城中村社区发展转型——为重点,推动基层文化重构,整合资源,推动服务落地。近5年来,立足鄠邑区(原户县)石井街道的 4 个村落,成立关中艺术合作社,由课程延伸出了 5届关中忙罢艺术节,设立终南戏剧节、大地艺术展、合作艺术项目、关中粮作计划等板块,举办上百场活动,推动建设终南麦田剧场、石井文化中心、村美术馆、村史馆、艺术村长之家、小小美术馆等公共设施,联合西安音乐学院、本地 local 等文化机构,规划全域艺术旅游格局,使得终南脚下的小村庄,成为国家级文化旅游示范村候选,造就“艺术乡建”的关中模式。近 6 年来,在西安的城中村(吉祥村、罗家寨村)中,开展《系统生态——第一届(西安)社区艺术实践季》《让我们彼此映证》《发声体》《旅店街》等一系列现场艺术展;建立“共治空间”,持续推进在地性课程实践。其课程成果,入选《十八案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课程展》、《2019 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展》《2018·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城墙之外:西安当代艺术展》等国内展赛。


图片

系统生态——第一届(西安)社区艺术实践季展览现场


本课程将艺术的社会工作视为中心,建立师生艺术合作组,突出树德立人目标,结合城乡工作实绩、专业能力提升、团队工作贡献程度,结合现场作品、展览水平,对学生进行综合议评。

本课程的实践成果,已将蔡家坡村打造为国家级级旅游示范村、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关中忙罢艺术节》2019 年成为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民收获节“全国70 地庆丰收全媒体直播活动”、2023年成为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2023年成为中宣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获得美国ONE SHOW 金铅笔铜奖、2023年英国D&AD奖品牌类卓越奖(银奖)、平面设计类卓越奖(银奖)等国际奖项;关中忙罢艺术节举办地2023年成为文化和旅游部全国 “村晚”示范展示点、2022年成为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23年成为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


图片

                   第五届关中忙罢艺术节开幕现场


图片


在陕西实验艺术公众号,刊发课程作业与研究文章 331 篇,包括个案研究 72篇、理论 54 篇、实践 136 篇、专题34篇、经典节选 35 篇。成为国内研究社会性艺术、艺术社会学的文化实践领域中的领先者。获得2021 年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称号。2016 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16 年陕西省高校大学生暑期“一带一路”优秀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2016 年陕西省大中专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标兵团队。

立项:《发挥艺术乡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带动作用》获 2020 年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






教学成果图片

1


关中忙罢艺术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


让我们彼此映证系列


图片


图片


图片

让我们彼此映证系列一期项目海报


图片

让我们彼此映证系列二期项目海报


图片

让我们彼此映证系列三期项目海报


图片

《工厂子弟的时代回响》项目实践现场

研究小组:戴莫凡、彭米苔、石佳宸


图片

《老而同居的情欲色》项目实践现场

研究小组:隋雨荷 王晓恒 章宇征


图片

《外卖经济的内卷化研究——另一种形态》项目实践现场

研究小组:郭雨欣 李格阳 李泽明


3


部分媒体报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课程延伸的社会实践所获奖项荣誉

1


成果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编辑|汤文轩

图文|任一飞

执行负责|黄米兰

指导老师|李梦龙 周子建 尤 妙

审核|王檬檬 张潇娟

图片



(作者: / 编辑:任一飞 / 审核人: /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