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1-07
按照学生姓氏首字母排序
导 师:王檬檬 教授
作品名称:《start new chat》
媒介/材料:3d打印、光敏树脂
尺寸/时长:240*240*235cm
作品阐述:
《Start new chat》,这个名字源自于人工智能对话程序中,文字输入框的第一句话。我将其设置为作品名字,一方面是因为装置以另一种形式复现了人与人工智能对话的场景,另一方面在于人类与所有我们所认为的智慧体的沟通都是从尝试对话开始的,这是人建立连接的第一步。人工智能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神祇形象——那种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超越性力量,让人类不得不置身其中,无法逃避。这一现象映射出当代社会在面对科技发展的同时,也正面临着一种复杂的情感困境。我们试图通过直接触摸,去感知科技这个新的神。然而,这并没有让我们得到更清晰的认识,反而让我们更加迷茫。原本清晰的语言,变成了许多重叠和干扰的声音,我们无法明确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和角色。人类命运的下个转折点,会是通过技术去解释神的存在性吗?
标题:重塑观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艺术研究
关键词:沉浸式艺术;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观看方式
摘要:艺术史本身就是一部艺术和技术相互印证的发展史,沉浸体验作为一种艺术欣赏的方式,伴随艺术发展的每个阶段。当代艺术首先摆脱了各种物理条件限制,使观众可以从多维度和多感官上感知、参与、甚至是改变艺术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沉浸式艺术的诞生。沉浸艺术的概念来源于沉浸理论,是以数字媒体为主要载体、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特征性在于作品中为刺激观者感知而搭建的场景——一种强调沉浸体验的类装置性艺术。而在虚拟现实技术介入沉浸艺术后,观看者更置身于艺术家构建的空间和感知关系中,艺术品与观者之间的传统关系至此新技术彻底重新配置。在现有的虚拟现实技术中,沉浸式艺术是以VR、数字化等技术为主要创作手段,强调沉浸感受和交互体验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身临其境的数字艺术作品将观众包裹在作品的架构中,扩展了观众在虚拟和远程位置的身体在场,改变了观众与作品的位置关系,将观众的角色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甚至表演者,从而在他们在互动或观看的过程中,有效地帮助作品塑造更个性化的内容和意义。本文通过讨论艺术作品让观众沉浸在感知和认知转变状态中的方式,尝试论证沉浸式艺术作品如何重塑了传统的观看方式。同时,通过对沉浸式艺术的梳理与审视,总结虚拟现实技术介入艺术创作后重塑出的审美与观看体验方式,在创作过程中更好地把握观众与虚拟世界的交互路径。
继续观看
2024无界西美 | DOTA 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
2024无界西美 | DOTA 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作品阐述:
华州大地震发生于公元1556年1月23日(明嘉靖三十四年),生活在当代下的我们鲜有人知晓此次地震,但其对当地文化、历史、乃至地貌都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庙宇、村庄的消亡以及因地貌变化而蓬勃发展的采石业。面对这种不可抗力,我们是震撼的、无力的、无助的,古时人们将裸漏出的山体刻上文字加以记录,近代采石业将山体炸裂,那些有关的回忆随着一车车石头的转移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标题:新类型公共艺术公众的参与性特征研究
关键词:参与式艺术;公众参与;新类型公共艺术;特征;
摘要:对于艺术的参与实质上可以看作是艺术介入社会的一种路径,强调艺术作品与参与者之间的共生关系,从参与式艺术的艺术表现方式来看,其脱离了传统的艺术媒介表现形式而更加多元化,以一种近乎社会实践的创作方式,将艺术对于社会的参与诉诸于群体间的对话,亦或是共同社会议题下的某种社会活动。从早期历史前卫主义的剧场式社会展演到九十年代诸多实验性参与艺术,公众参与式艺术经历了从一种宏观的社会批判形态转向为微观的日常生活的批判形态。参与式艺术发展至今引发了诸多的讨论,其主要围绕者尼古拉斯·伯瑞奥德、克莱尔·毕晓普以及格兰·凯斯特等学者关于参与式艺术的讨论而展开,这也使得公众参与式艺术在语义层面出现了多种描述,而本文则更倾向于在苏珊·雷西的新类型公共艺术概念框架下对于参与式艺术进行观察和讨论公众参与式艺术的特征以及价值。雷西认为“新”的涵义囊括了这一艺术门类的广泛包容性,新类型公共艺术模糊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希望可以通过跨学科、跨媒介的方式使公众更为充分的参与进艺术生产中。此外,“新”的价值在于,它描述了在公众从参与艺术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促成的诸多艺术生产过程中的新型关系生成以及艺术新的价值转向,新类型公共艺术的特征则在这种艺术价值转向与这种新型关系中表现出来。
导 师:王风华 副教授
作品名称:《关物》
媒介/材料:装置;木材、石材、亚克力、灯光
尺寸/时长:550*400cm
作品阐述:
作品围绕自身感受,从自然材料方向出发,对材料空间处理后所呈现的新的意义的方式。以此对多种熟悉的材料在不改变原有的生⻓走势的情况下,通过不同自然材料语言间的相斥力与包容性,来试图运用这种不可言说的感性力量来介入现实。作品意在深入挖掘和呈现人们内心深 处对于自我追求和表达的渴望。
标题:艺术家多重文化身份背景下的艺术创作研究——以野口勇为例
关键词:身份认同;多重身份;艺术创作;野口勇;
摘要:从艺术史的发展角度来看,艺术作品是不同时代精神表征,艺术作品体现了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投射与呼应,艺术创作会有意或无意的传达艺术家或艺术家所在群体的价值取向与文化意图。艺术家在追求独特与个性化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展现个人的文化观点和审美取向,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揭示了文化身份与艺术创作的内在关联。随着全球化各国家及群体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部分拥多重文化身份的艺术家,他们作品的独特表现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时代背景下,多重文化身份影响下的艺术创作成为现当代艺术发展脉络中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探讨在多元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下,艺术家如何确立对自我文化认同;继而在众多的现当代艺术家中,选择了在美术史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家野口勇作为研究案例,其艺术创作精妙地将西方现代性审美的形式法则与东方文化的精神内核相融合;结合相关文献、出版物等资料对他的出身和在东西方文化背景下不同的生活阅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梳理分析,明确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如何受到自身多重文化身份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出这些影响是如何塑造并体现于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之中;继而总结出多重文化艺术实践对艺术家艺术创作和当代艺术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作品阐述:
在当代哲学领域与艺术界呈现以“空间转向”的趋势,无论是空间的生产还是消逝,都蕴含着对人类空间体验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本创作以地景装置为源头,运用老房拆迁的地砖营造对过往时空的一种遐想,其中对“空间”的阐释仅是物理空间的转换,更是记忆空间的挪移。“客厅”从传统民令建筑的一部分成为文化记忆的地点,并引向对宗族、家度等会问题的思考。
扬州市湾镇联合新村是一个在90年代扬州非常富裕的村庄,因为这里处运河边,交通便利,当地村民生活优渥在1996年他们建管了新的自建房,在我上学的时候我的好多同学就住在这里,我经常去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老的小区经了几十年的变化,城中村被重新规划拆迁成为个跟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事情,这里承载着我小学时代的记乙,于是我和我的同学商量在拆迁之前拆除一整地砖作为一个时代的说亿,这些地砖他们经过了几十年的使用变得很旧很脏,切下来的时候还是让同学们感受到非常的亲切。
标题:都市社区中下沉式景观装置创作研究
关键词:都市社区;景观装置;下沉式;空间设计;
摘要:下沉式景观装置的设计是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它通过将景观元素融入到都市社区的立体空间中,为社区民众提供了更丰富的视觉体验。此类型装置不仅传达了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更是一种能够提升社区民众生活质量的创意设计。在城市发展与改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都市社区面临着空间压缩和环境过于雷同的问题。传统的社区空间设计往往更多的考虑其功能需求,而对不同物理环境和在地民众的审美诉求较为忽视。而下沉式景观装置是一种新的视觉实践。其丰富的变化和错落有致的特点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感受。使民众更多的参与其中及享受空间带来的独特魅力,更为艺术家的创作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的可能性。
装置作为空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诞生以来以其开放包容的特点极大的推动了当代艺术的发展。无论是在材料上的拓展、现成品的加入、还是与新媒体及交互的融合及观众参与等方面,在艺术家表达自身观念的同时都极大的丰富了空间艺术的视觉形态。因此下沉式装置艺术的出现是一种必然,拓展了装置作品的物理空间,尤其以景观的形式出现在都市社区空间中,为社区空间设计增添了新的魅力。下沉式景观装置还能够丰富社区的文化内涵。设计师们通常会将社区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元素融入到景观装置中,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场所。这些装置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景观,更是一种传递文化、展示历史的媒介。居民可以在这些装置中感受到自己所属社区的独特魅力,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下沉式景观装置还能够提升社区的社交互动性。这些装置通常会设计成开放式的场所,吸引居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和交流。居民可以在这些场所中结识新朋友、交流心得,增进邻里之间的联系。同时,这些装置也为社区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讨论的话题。笔者在以撰写此论文过程中,搜集了国内外大量的此类型作品,并进行分类整理。无论从艺术观念上还是社会功能上都有其研究价值。包括针对特殊的空间环境提供创作艺术的新思路和为都市社区创造新的视觉体验。在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的同时,笔者受到启发进行了一系列创作实践,作品在社区落地实施并获得民众的肯定与喜爱。因而对下沉式景观装置介入都市社区空间积累了实践经验,对此课题的研究也为从事下沉式景观装置的实施与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导 师:王檬檬 教授
作品名称:《我们由我们构成》
媒介/材料:VR眼镜
尺寸/时长:可变
继续观看
2024无界西美 | DOTA 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
2024无界西美 | DOTA 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作品阐述:
我的灵感来源于盖亚假说,这个假说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与环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一个关系网络。我们每一个人都与这个网络中的其他生命息息相关。在我们的生活中,指引我们前行的,不仅仅是人类的智慧长者,更有那些充满灵性的动物,以及那些静默而坚韧的植物。它们以它们独特的方式,向我们传递着关于生命、自然和宇宙的奥秘。
对于自然界来说我们是由我们整个自然界的生物构成。在交互作品的最后文本点题:“你不是唯一的幸存者,当世界完整和不完整时。”
标题:观念驱动下的游戏艺术创作探究
关键词:游戏艺术;电子游戏;观念;创作形式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游戏的概念和定义不断得到深化和拓展。在当代语境下,新媒体艺术蓬勃发展加速了游戏与艺术创作的融合。游戏从最初具有“电子海洛因”之称的娱乐形式发展成为“游戏学”这一独立学科,它已成为学术研究中重要的文化领域,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与内涵。在艺术创作中,媒介的运用不仅是作品的表征形式,更是其观念传达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使用游戏作为媒介,或以电子游戏的社会属性作为出发点进行艺术创作。文以“游戏艺术”为研究对象,探究当代艺术领域中这一个类别的观念表达。首先,澄清了“艺术游戏”和“游戏艺术”的区别,将游戏艺术视为当代艺术的一种门类。基于现有游戏的修改开拓了创作的新领域,将玩家从单纯的消费者转变为共同创作者,这种协作创作模式不仅扩展了艺术表达的范围,也使游戏艺术成为一种更加民主和包容的艺术形式;艺术家创作的电子游戏艺术突破了传统电子游戏的叙事界限,减弱了其娱乐属性,转而表达对现实世界问题的深刻见解,或探索哲学和伦理问题;游戏艺术通过跨越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寻求艺术和游戏的“软边界”,展现出创新的创作形式。随后,对这些作品的创作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当代艺术的特征,即观念与形式的统一性进行论述。由创作所呈现的形式 出发,延伸到作品所要传达的观念,并围绕其观念如何引起观者共鸣与理解进行下一步论述。最后,展望由于新技术的涌现、大众对游戏接受度的转变、各种艺术形式相互影响等因素,游戏艺术可能呈现的未来景观及发展形式。
导 师:王风华 副教授
作品名称:《童拾田园》
媒介/材料:实木、尼龙、植物纤维、音频机芯、综合材料
尺寸/时长:400*400cm
作品阐述:
在儿童的成长之路上,其周遭世界与之相关联的知识将源源不断赋予其力量,含有亲自然概念的游憩空间会让体验或智慧超越游憩本身的界限赋予儿童这种力量。种植果蔬的田园意趣或可协调自然与都市生活的矛盾,协助儿童重拾在当代都市生活中失落于自然的一部分价值,为了守护都市儿童,守护着人类的童年。
标题:《都市儿童游憩空间中的亲自然理念研究》
关键词:亲自然设计;都市;儿童游憩空间
摘要: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的深入人心,拥有亲近自然天性的儿童成为最被自然深刻影响的体验和受益者,都市儿童自然体验的缺失导致了其产生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为此,人们逐渐将设计关注点指向都市儿童游憩空间能供性的优化。本文首先分析亲自然概念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脉络以及东西方自然观的异同与互融,梳理古往今来自然元素介入的艺术设计,归纳亲自然设计的初衷与原则。充分探究该课题倡导亲自然理念的科学性,关注都市儿童较为普遍患有的“自然缺失症”,论述了与自然充分联系对儿童的益处,强调都市儿童与自然互动的必要性,比较自然体验的多种方式,罗列其为儿童游憩空间设计提供思路的依据。通过走访考察、问卷统计儿童游憩的身心需求,对比国内外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儿童认知发展的倾向与游憩能供性的关联,阐述儿童对游憩的深层次需求与不充分的公共活动空间发展之间的矛盾。最后从游憩空间不同种类的亲自然理念公共装置中得出设计的启示。记录创作实践过程,将亲自然理念深入都市儿童游憩空间具体的设计实践中。围绕如何使含有亲自然理念的公共艺术服务于都市儿童展开论述,让亲自然类型的游憩装置更好地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性互动,为营造趣味的都市儿童游憩空间提供一定的线索参考与启发。
继续观看
2024无界西美 | DOTA 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
2024无界西美 | DOTA 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作品阐述:
失乐园这个词原指亚当夏娃因为被蛇诱惑而摘食禁果,沾染原罪,最终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在大数字时代下,各种新兴的数字技术层出不穷。创作者思考在这个背景下,人类艺术家面临的问题与未来挑战。或许,在目前看,大众在面对AI等技术的强大攻势下,对于新兴的技术“果实”表现地更加热衷,但故事也就在这一时刻发生。
标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下的艺术未来走向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走向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影响日益增强,在绘画、音乐、文学和电影等多类艺术中,都引发了令人深思的实验。本文首先回顾人工智能技术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明晰人工智能的定义,介绍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高度相关的技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角色,结合艺术案例研究,总结出人工智能在当今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并且从推动艺术作品“民主化”、补充艺术内容“真实性”和开辟新的职业路径三个角度点出探讨人工智能对当今艺术创作的影响。最终,结合笔者使用人工智能参与艺术创作的经验,指出人工智能在伦理、版权和威胁人类创造力三方面潜在问题,预判出未来在其影响下,艺术将趋于审美风格的主观化、创作主体的大众化和对艺术教育的挑战走向。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创作者可以通过分析其在艺术活动中的影响,越过对其局限性的关注,进而深入探讨和掌握其在艺术领域超越人类能力的特殊部分。且本文点出了艺术创作在其影响下的未来发展走向。同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促进艺术的创新和发展研究也体现了对人类创造精神的尊重,有助于帮助人类进一步探索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打造不将人类异化为机器的未来走向。
导 师:王风华 副教授
作品名称:《于诗歌消亡后的图腾隐现》
媒介/材料:装置艺术;茶叶粉末、草粉、地形粉、聚苯乙烯泡沫
作品阐述:
在城市的秩序中,作者见证了传统生活方式与习俗的消亡。为了探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哲学问题以及人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身份问题,作者参考了家乡徽州的木雕艺术,提取建筑物中的梁托和雀替部分,用聚苯乙烯泡沫作为骨架,使用茶叶粉末、草粉、地形粉的混合材料制作了一组装置艺术作品。饮茶的集体历史和个人的生活经验相互映射,将消亡的传统生活以精神图腾的方式再现;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旨在唤醒个体与空间之间的关系。
标题:民间艺术介入装置艺术后的语言转化及应用研究
关键词:民间艺术;装置艺术;视觉转化;本土化;创作逻辑
摘要:本文以民间艺术的概念和装置艺术的创作观念作为研究基础,聚焦民间艺术资源转化下装置艺术创作的形式、内容及可能性。全文在传统文化结构和当代国际社会的语境下,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民间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脉络,对作品的主题和特征进行解读,以解决民间艺术发展的现实问题为驱动力,探讨利用民间艺术资源推动装置艺术创作的方法和逻辑。笔者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装置艺术作品的收集,归纳艺术语言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选用材料、表现手法和观念阐述,探讨在方法论方面当代艺术对传统艺术的改造。同时结合时代审美的需求,研究中外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资源的美学价值,在理论层面上界定传统艺术资源转化为装置艺术创作的意义。基于实践案例,剖析全球化浪潮中艺术家文化身份的建构过程,总结艺术家的创作动机,从中提炼出民间艺术变革和装置艺术本土化的成果。在研究装置艺术发展趋向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艺术家们跳脱出传统命题和实用主义的框架,从视觉语言、审美符号和观念上,用装置艺术传递思想价值,对民间艺术进行活态传承;不仅以装置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传统美学和文化内涵,还在创作过程中重塑了民族文化自豪感。在论文研究课题的基础上进行方案创作实验后,总结出民间艺术资源转化为作品的关键:面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潮流,应保留民间艺术的本质和独特性;结合装置艺术的特征,以积极交流的姿态,化被动为主动进行具体应用;依托传统文化,用装置艺术表达理想和对现实的关切。希望可以通过以上研究的梳理和凝练,为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贡献力量,使民间艺术资源发挥更大的潜力,为装置艺术的拓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导 师:王檬檬 教授
作品名称:《如果爱,请深爱》
媒介/材料:摩托车、摩托车尾翼、轮胎、减震、排气筒、铆钉、纤维杆、LED屏
尺寸:200*100cm*150cm、36*36*15cm、36*36*10cm、40*60*30cm、120*120*30cm、30*40*140cm、120*120cm、5*40*75cm
继续观看
2024无界西美 | DOTA 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
2024无界西美 | DOTA 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作品阐述:
作品中的摩托车产品名为“鬼火”,此车凭着价格低廉、易于改装等特点受城乡青年的喜爱,成为他们表达个性的工具,但由于造型夸张、非法改装、危险驾驶等原因,这群人被冠上“鬼火少年”的恶名。此现象背后反映出复杂的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城乡发展等问题。作者将摩托车配改件及其他具有身份符号意的材料,通过审美化的手法,以艺术作品的标准呈现纪念碑式的严肃以及异化而陌生的图景。除了探讨“边缘人”的成长环境、生活处境及群体与个体间的关系外,也由此指向艺术和审美话语权的问题。
标题:青年亚文化影响下的当代艺术多元化走向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主流文化;当代艺术;审美转向;多元化
摘要:青年群体在审美文化演进与艺术语言创新方面具有天然的引领作用和突破能力,青年亚文化也反映了当代青年真实的生活状态与逻辑。相对于主流文化,青年亚文化常常被异化乃至被忽略,但青年亚文化并不是边缘的、对抗的,而是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而青年亚文化影响下的艺术由于其先锋性,一直与主流文化相伴,成为新时代的“先锋艺术”。本文基于青年亚文化与艺术的独特关系,对其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实践策略和文化价值进行梳理和研究,使之成为开展当代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当代艺术呈现出的视觉样态及审美特征离不开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从青年艺术家创作的角度探究文化、媒介如何带来作品的审美转向和身份的建构,已经成为研究当代艺术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深入整理现存的青年文化的研究成果及其不断发展的重要理论,能够为我们提供诸多启示。随着掌握技术革新话语权的“90后”“00后”们逐渐成为文化建构的主力军及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者和引领者时,再次关注青年亚文化及其问题,其独特性和先锋性可以推动建构与时代相关照的新型文化认同,丰富当代艺术领域多元化的研究与创作格局。
导 师:王风华 副教授
作品名称:《“蜕”变》
媒介/材料:浅黄陶,玻璃缸,开奖球
尺寸/时长:450*80*80cm
作品阐述:
泥土作为主要创作材料,让孩子们将对这个世界的向往、对身边人想说的话、自己渴望的小礼物或自己的梦想等写在纸条上,放入开奖球中,再将开奖球封存进以孩子们为原型的泥塑中。在缸内注满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泥塑慢慢融化消失,承载着孩子们纯真的梦想和情感的球陆续的浮出水面,而在展览现场,观者可以任意选择一个乒乓球,打开它并了解孩子们的梦想,自发选择是否满足他们的小小心愿,或是给他们回一封温暖的信。
孩子们在土地中生长,怀揣着不同的梦想,随着他们的成长,稚嫩的外表褪去,梦想开始发芽。以此作品传达对在乡村生活孩子们的美好祝愿。
标题:题目乡村艺术活动对乡村公共生活作用研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公共生活;艺术活动
摘要:笔者旨在深入探究乡村当代艺术活动对公共生活的多维影响及其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性。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与分析,对国内外乡村艺术节进行源流追溯,进而探讨乡村艺术活动对在地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其次深入研究其成因以及发展趋势,对乡村公共生活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四个方面对其所表现出的多样性进行详述,并引申出时代发展下乡村公共生活的改变。本文不仅关注艺术活动本身,还关注到艺术活动如何影响乡村民众的生活方式、文化认同以及乡村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举例论证和实地调查,论证艺术家对乡村民俗与非遗进行当代视觉转化的可行性以及改造自然空间的同时,原住民的参与互动的必要性,为乡村艺术活动的推广与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笔者将乡村艺术活动类型分为政府主导、当地企业资助策展人或高校教师参与、艺术家自发倡导三种类型,并分别对其中典型案例展开叙述,研究其成因与其为在地乡村建设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为自身实践提供理论借鉴。除此之外,笔者通过大量走访实践对曾举办艺术节的乡村展开受益调查,可以说经由艺术活动改造的乡村对外界具有更积极开放的态度,包容性与参与度也大幅提升,而其周边的乡村则对外界相对保守,形成强烈对比。
导 师:王檬檬 教授
作品名称:《杨松翠》
媒介/材料:图像、装置、锡纸拓印、布料、影像
尺寸/时长:500*500cm
作品阐述:
在祖母的遗物当中很偶然的发现了很多照片、底片、证件、书信 、档案、自传、和一些生活物品。(照片和底片四百多张、书信文献上百封)作品以 一种拼凑,部分纪实加背串联的方式形成一个关于个体女性从 1932 年到 1970 年间的微观的个人的故事。作品以图像,图像装置,影像,影像装置,文献为主体故事将跟随主角的图像与文字从 1932 年到1970年前后在这当中我试图通过这些图像重温其生死离别,女性群体,家族记忆,等等,以一种女性视角通过图像语言去讲述这段个人的快乐、疲惫、爱情与面对时代的无奈。
标题:《现象学视阈下新类型公共艺术的主体间性转变研究 》
关键词:新类型公共艺术;现象学;主体间性;主体性
摘要:自上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出现以来,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逐渐受到了艺术家们的关注。在这之后的五十年内,各种文化思潮与文化运动的碰撞使艺术的社会功能性得到更为广泛的讨论。诸多的讨论区分了后现代主义时期艺术的生产方式,挑战了现代主义传统的审美范式,并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新类型公共艺术。本文以现象学运动中最重要的哲学家胡塞尔、海德格尔的主体间性理论为研究基础和切入点,对美国艺术家苏珊·雷西在《量绘形貌:新类型公共艺术》一书中所提出新类型公共艺术的概念与发展脉络进行整理,分别从新类型公共艺术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其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变化是如何受到来自当时社会背景、文化思潮、艺术观念的影响。研究在这种影响下,以主体性为核心的艺术创作方式开始逐渐转变为以主体间性为中心的思想变化,观察这种转变对原有的艺术系统的挑战,以及新类型公共艺术所带来的艺术家与观众的身份以及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深刻变革。文章通过对新类型公共艺术主体间性转变过程的研究,尝试梳理新类型公共艺术内在机制的形成和主体间性变革层面的特点与模式,总结出艺术创作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从形式和观念向社会学层面拓展并与之相互激荡的现实意义,希望通过对当下前沿艺术的观念及其理论的研究获得更深入的学理经验。
媒介/材料:冰块、黑金沙、影像、现成品等
尺寸:500*390cm
继续观看
2024无界西美 | DOTA 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
2024无界西美 | DOTA 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作品阐述:
本作品中,"冰块"作为创作媒介,是故乡的符号。将出生年份(1998年)发生的大事件报纸通过"冰冻"实现"保鲜",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改造,既代表人类文明的产物,又展现人与自然的互动。作品中的"保鲜"概念,反应人类面对自然时的追求与期望,欲使生活与记忆长久保存。同时,保鲜也是作者体现时间可视化的手段。
标题:《公共艺术创作中的生态美学探究——以“水”为元素的创作实践》
关键词:公共艺术;生态美学;水;媒介
摘要:生态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思潮,为公共艺术创作领域注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段。在公共艺术创作的实践中,艺术家们常常运用自然媒介来展现生态的本真,进而激发观众对于生态问题的深入思考。"水",作为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常常成为艺术家们展现其观念与创作思考的重要载体和媒介。本文以公共艺术与生态美学的关系为切入 点,通过梳理公共艺术在媒材、观念等方面与生态美学发生的关联,聚焦生态美学的来源和学理关系,并如何将生态美 学理念融入公共艺术实践创作中。为了让研究更为具体且明晰,在公共艺术与生态美学的关系探讨中,本文聚焦“水” 媒介,通过相关艺术个案的研究与梳理,以实践者的视角挖掘更为深入的理论来源。
导 师:武小川 教授
作品名称:《虚拟世界是给年轻人的礼物吗》
媒介/材料:装置
尺寸/时长:300*300*200cm
继续观看
2024无界西美 | DOTA 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
2024无界西美 | DOTA 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作品阐述:
电子游戏一直非常吸引我,经常在夜深人静时,坐在电脑前眼睛牢牢盯着屏幕,身心沉浸至忘记饥饿、困乏和外部环境。我难以停止这种享乐并且害怕过程的终结,因为游戏一旦关闭就要面对自己的匮乏,这种享乐控制了我,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快乐。当代年轻人普遍迷恋网络上的虚拟世界,仅是一句“网瘾、不求上进”所能轻松评价的吗?进入元宇宙、插上脑机接口这种方式可以更好逃避自我吗?那里是一个乌托邦吗?“那里”是给我的礼物吗?我试图做这样一件事:礼物盒子内部的不是绚丽的任何东西,而是有关被密不透气互联网所裹挟的当代年轻人挣扎的、迷茫的现实;是现代化席卷而后给普通年轻人留的的一地鸡毛;是走进礼物盒所面对的六面镜子所映出的六个“自我”;是时代给我们的普遍不安感和创伤。我围绕上述理念,进行了一系列围绕着“电子游戏”这个载体和概念开展的艺术实践,把这些艺术成果在礼物盒内部进行展示。
标题:“元宇宙”中游戏艺术的特质研究
关键词:元宇宙;游戏艺术;艺术特质
摘要:近年来,“元宇宙”概念逐渐被人所共知,作为“元宇宙”的前身,电子游戏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实践探索,同时也成为了艺术发生的新领域新空间。基于互联网的参与式电子游戏也被视为新的艺术类型。广大的参与者在虚拟世界的游戏世界中,娱乐、体验、社交,“元宇宙”中的游戏艺术,具有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双重属性,本文通过分析“元宇宙”中的游戏艺术案例,分析其艺术形态、技术特点,剖析其在形态、参与、表达、传播、价值上与传统艺术、数字艺术的异同,论证出其具有纯粹的符号表达,数字身份的代理参与,通过代码重构的表达手段,快捷的传播途径以及指向未来的发展价值观等艺术特质。
导 师:武小川 教授
作品名称:《真空学校》
媒介/材料:装置、影像、文字
尺寸/时长:500*600*400cm
作品阐述:
真空学校,是我将数年来关于艺术介入教育的实践文献,进行现场的搭建展出而形成的表达空间。在这个大项目中,包含了三个小项目:教育剧场巡演计划、火星打工班、霸凌小剧场巡演计划。我以艺术的方式和行动介入教育。探讨教育的困境、成因,用艺术的方式回应教育的问题。教育剧场巡演,是在疫情背景下为孩子寻求公共表达的途径和空间;火星打工班是我进入农村小学,针对留守儿童的愿望和问题,用艺术的方式收集并实现他们的愿望,回应他们的问题;霸凌小剧场巡演计划,是以邯郸儿童霸凌事件为基础,向成人世界探讨霸凌存在的各种形式的论坛剧场。这些实践都是以教育为目的的实践,从教育目的到教育方法,都代入了艺术的美学逻辑和互动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实现艺术形式和语言的创造,并实践新型的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态。
标题:行为教育剧场的美育价值研究
关键词:行为教育剧场,教育创新,社会实践
摘要:本研究是基于笔者从事的当代艺术和教育实践,切入到中小学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问题,也涉及行为艺术和教育剧场实践所面临的创新发展问题。论文通过对行为艺术及教育剧场的历史脉络和实践方法分别进行梳理,寻找到二者之间的关联,并创造性地找到了一个二者融合之法:行为艺术作为一种表演形态,和教育剧场相结合,融合为某种以教育为主题的实验戏剧形态,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这种跨界融合后的新实践形态——“ATIE行为教育剧场”概念,并对其形态特征和构成要素进行了具体地分析,勾画其样貌和图景,对其实践方法、场域特点进行了系统地阐述。ATIE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展现新的教育关系、教学方式以及教育主题,并与社会紧密关联着。笔者进一步从切身实践的经验和具体案例,对ATIE在艺术创新、教育发展等教育价值方面,展开了具体分析,并结合微观社会的理论,对其在社会实践方面的价值进行了分析:ATIE融合教育创新、美学探索、社会实践,创造了教育的新价值,并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实践形态,对社会的发展和革新提供了一条可能之路,是“理想社会”的“生成器”。
导 师:郭庆丰 副教授
作品名称:《剪生花》
媒介/材料:铁、铜
尺寸/时长:500*400cm
作品阐述:
作品放大了剪刀,转换了材质,把传统民间剪纸的工具材料以及造型方式进行了雕塑式的改造,使其传达出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语言。民间剪纸本身就有大于剪纸本身的艺术观念和行为价值,这是本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当剪刀剪开一张纸时,就剪开了一个世界,打开了一个维度, 穿越现实的屏障,从而进入一个无限延伸的多维度精神世界。
标题:陕北地区民间传统剪纸的非物质存在
关键词:民间传统剪纸;原始思维;非物质;空间场景;马俊英
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陕北地区民间传统剪纸的非物质存在,探究剪纸背后的文化情感和精神意义。陕北地区民间传统剪纸最大的魅力是那些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熏染,保留了原始文化形态的剪纸,保留着原始的图腾纹样,凝聚着早期人类的信仰观念。陕北民间传统剪纸传承着原始思维和信仰观念,蕴含着陕北人的精神信仰体系,形成了约定俗称的剪纸语言体系,这种剪纸常常被用于祭祀、招魂、婚俗丧俗、人生礼仪等民俗仪式、活动中,营造出庄重、盛大的空间场景氛围。陕北剪纸艺人的命运大部分充满了不幸,面对现实生活的遭遇,通过剪纸,他们从现实的不幸遭遇中暂时解脱,进入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精神领域。他们借助剪纸与神灵诉说心愿,祈求心中的夙愿能够成为现实,通过剪纸与非物质世界建立联系。本文试图用一系列原生态的陕北民间传统剪纸,通过追溯剪纸的原始造型意识,归纳剪纸符号象征意义、剪纸营造的空间场景,以及剪纸艺人的个案分析,来说明陕北地区民间传统剪纸的非物质存在的重要性。
导 师:郭庆丰 副教授
作品名称:《竹篮打水》
媒介/材料:白色牛皮纸、彩色反光卡纸、透明PVC胶片、蓝色植绒布、LED灯板、柳编竹篮、环氧树脂水晶滴胶、黑色宣绒布、投影仪
尺寸/时长:300*160*50cm
继续观看
2024无界西美 | DOTA 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
2024无界西美 | DOTA 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作品阐述:
来自乡村的柳编筐笼象征着遍布天下的民间生活和饱经风霜的劳作者,当从天而降的精神之水穿越时空、穿身而过,究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无奈现实?还是天地相通满筐满笼的连年有余?作品从民间剪纸的观念中转换而来,旨在强调现实生活中精神信仰的重要性。
标题:陕北传统民间样式的教与学
关键词:陕北;传统民间样式;教与学;剪纸;石雕
摘要:在陕北大地上一直经久不衰地流传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与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民风民俗的产生,催生出许多与当地风俗文化相适应的民间样式,历尽岁月洗礼依旧熠熠生辉。“民间样式”指的是相对于官方而言的非官方的,产生于广大劳动人民群体的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形式、程式、规则、制度、典礼、形状、色彩、符号等形式,在本研究中多指陕北民间造型样式和民间行为样式。部分民间样式如今已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还有许多民间样式依然在抢救发掘与保护的过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民间样式已经随着老一辈民间艺人的离去而永远地消失。这样的现状不仅仅是社会的发展及民俗的异变导致的,更与其在民间独特的传承方式有关,也就是与民间样式的教与学有关。我们一直认为民间样式的传承就是口授心传,言传身教,但这只是我们容易看到的表面现象,单纯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忽略了民间存在的其他内在的因素,比较浅显地概括了民间样式的传承方式及特点。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家往往是没有确切师承关系的,但他们的作品却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且富有传统文化寓意,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民间样式的教与学在民间到底是怎样进行的,与我们通常所熟悉的官方的教与学有相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
导 师:武小川 教授
作品名称:《在边缘》
媒介/材料:影像、装置、现成品、打印喷绘
尺寸/时长:尺寸可变
作品阐述:
本次项目旨在以一种引发思考的方式去对这些规则进行挑逗、探索和讨论。主题围绕“擦边”展开,日常在罗家寨共治空间中进行直播实践活动;期间以蹦床为媒介进行了两场活动,分别为“蹦床大赛”和“接触即兴”,在视觉上模拟床的形态将其装饰,并用氨纶布围起来,展现出一种朦胧的样子,以此探讨并挑战禁止在床上直播的规定。展览现场还使用氨纶布将物品包裹,暗示那些在规则边缘进行直播的现象。通过这种观念上的擦边”反思规则的意义和界限,透过氨纶丝袜布呈现的视觉效果,体会到“擦边”直播的模糊性和争议性,从而进一步理解和反思直播文化中的规范。
标题:网络社会性艺术的主体实践研究
关键词:网络艺术;网络社会性艺术;主体性;社会性
摘要: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诞生而一同发展起来的网络艺术,在数字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的30年以来,形态愈加丰富多样,价值和功能也更加多元衍生。本文聚焦那些通过网络媒介来关注、表达社会议题的当代艺术实践,从行动主义的网络实践、媒体平台的行动、游戏作为实践场域、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模式等方面,通过艺术案例,分类分析这类网络中的当代艺术实践如何影响社会机制。本文提出网络社会性艺术这一概念,并从其主体实践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在“表演”与“扮演”的过程中,艺术家通过批判性视角解构并重构社会现实,从而在其创作中重新呈现社会的复杂议题,展现艺术家如何在其作品中构筑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与批判性洞察,并以此来定义其所引发的真实与虚拟等问题。在这个由技术驱动的新景观中,艺术家和公众可以通过创造和参与反景观的实践,来挑战和抵抗这种控制,揭示了数字技术如何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实验领域,通过艺术介入推动社会进步。同时,文章还讨论网络社会性艺术形成了一种“数字化的镜像”,不仅连接了技术、艺术与社会,还使得观众能在其中找到共鸣,进而探讨和重定义社会身份。网络社会性艺术不仅是艺术表达的一种方式,更是理解和反思当代社会变化的一个视角。
导 师:张乐 教授
作品名称:《系列》
媒介/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时长:尺寸可变
作品阐述:
此作品来自生活中的零碎包装袋和随笔画出的“笨拙”的儿童画,每一张作品都承载着当时的情绪与突然迸发出的灵感,作为美术生,我们从一开始的儿童画到后来训练成机械精美的写实画,已然忘却最初心灵最纯净的时候,画出的最简单最有趣最独特的画,此作品《怎么样才能逆转时空》是将我的手法与思想转变成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即幼年时期的自己,最简单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自己
标题:当代绘画作品中剧场化空间研究
关键词:剧场化空间;空间叙事;绘画构图;观众审美心理
摘要:奥·威·史于 19 世纪初雷提出“剧场性”概念,经历了从传统的视觉模式,再 到观众与作品有互动关系的“剧场性”模式。当代绘画在面向更加多元化的观众展 现不同形式的造型、叙事性以及观赏性时,基本上这些绘画作品都是通过一种场景 的拟像,而体现了作者试图转译文本到私人化的审美意境。按照这类标准去理解绘 画中的剧场化空间,其实也有很多可以透析其中用静止的视觉现场中,用特制的绘 画主体造就的空间,来赏析更加具体的民间哲学、造型理念、精准的文化性以及合 并这些元素的语言框架。如果从常规的观看者角度去阅读一种绘画中的剧场性,也 是想引用古希腊语“theanron(观看的场所)”中衍生的英文“drama(戏剧)”, 映射的剧场艺术性以及文本属性中过渡到绘画空间的阅读价值。本文首先对于该选题的研究意义、创新点做以阐述,并通过对研究现状的回顾 来梳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一章,对“剧场化”“空间”的概念及范畴进行 说明。第二章,在中国绘画中涉及到剧场性的传统绘画,主要由宫廷绘画以及民间 绘画具有相应的代表性秩序性阅读规则,以及西方艺术大师的“画中画”叙事阅读, 从对比传统东西方文化绘画内相互对照的空间与剧场性的研究中理解其中的功能 性,进一步探讨人们从绘画为媒介理解“戏”的观看方式的时代变迁。第三章,进 一步举例当代中、日、韩画家中非传统非秩序性阅读方式,包括中国当代画家邱丹 丹的超现实剧场化构图、中国当代画家凌海鹏的超理性剧场化构图、日本当代画家 山口晃的鸟瞰式剧场化构图、韩国当代画家金勋奎的立体式剧场化构图,以此来说 明形成“当代观众”的时代环境中孵化的绘画体系中所构成的剧场性、空间与绘画 之间在阅读绘画的过程中并存的三角关系,最终这种关系之间的解读不仅通过虚构 或是非虚构的艺术性拉近了画者、观众与学者之间通过绘画为媒介的沉浸式交流。
导 师:张乐 教授
作品名称:《愈》
媒介/材料:布面综合材料
尺寸/时长:30*40cm x8、40*50cm x4、50*60 x3、20*30cm、50*50cm、100*150cm、120*150cm
作品阐述:
古人追求内心的平和,以不闻、不视的态度对事物展现出超然的追求。而当代紧迫的社会生活导致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存在一定的不协调问题,作者将古今相结合,观察现实生活中疗愈的过程并进行记录与创作,以此关照当下生命个体、生命状态包容、接纳的部分,以此积极应对未来变化的生命观。
标题:“信息纸媒”材料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与语言构成研究
关键词:“信息纸媒”材料;当代艺术;语言构成
摘要:随着艺术的发展,“纸”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传统纸材的属性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变化与更新,其中的某些具有文化与内涵信息的如报纸、书刊和画册等这些材料被艺术家们敏锐察觉并巧妙把握,于是“信息纸媒”这个称谓应运而生,促成了新的纸艺术形式的发展。在笔者对该材料的调研与探讨中发现:“信息纸媒”这种材料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在相关“信息纸媒”的材料创作中,它不仅是对传统的致敬,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与再诠释。在艺术创作中,通过对不同文化“信息”的选择与提取进行艺术语言的表达,可以抒发个人情感、实现精神碰撞与思想生成,尤其在直接可用的信息表象方面,“信息纸媒”材料具有特殊的创作意义。因此,“信息纸媒”材料凭借自身独特的文化属性,被运用于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之中。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图像对比法、归纳研究法等,从“信息纸媒”这一概念出发,对当代艺术中的几个代表性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进行研讨,通过“信息纸媒”材料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与语言构成展开研究,从“信息纸媒”材料的基本概念与溯源、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应用、语言的构成与意义三方面对“信息纸媒”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对其价值与意义进行探讨,尤其从这种材料语言所呈现的观念性、精神性、思想性方面,再次强调“信息纸媒”这一特殊材料在当代语境下的功用与意义。
导 师:郭志刚 教授
作品名称:《独白》《你到底想说什么》
媒介/材料:木板综合材料
尺寸/时长:150*210cm ,160*210cm
作品阐述:
作品通过一百张以蓝为主色调的嘴巴,承载着无数的未言之言。身体形象与场域的相互作用下对身体碎片的描绘是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和反映对社会和文化现象的重要媒介。同时深蓝色隐喻性场域与身体碎片形象的呈现形态互相作用,借此表现笔者内心的“身”与“场”。
标题:场域中的叙事--当代绘画中的身体形象语言研究
关键词:身体,场域,隐喻表达,绘画创作
摘要:当代身体语言绘画的范畴中,对于身体的叙事往往更偏向于其本身,而关于“身体”与“场域”之间对于画面的相互作用提及甚少,本论文聚焦于当代绘画中隐喻场域下的身体语言,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法,分析其在当代艺术中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对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进行研究,对身体语言在特定场域下表达情感、意识形态和文化符号等方面的功能进行了的剖析。文章分为四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简述了身体的概念以及身体作为艺术符号的媒介特性,第二部分从绘画中的身体形象入手,分析了在不同历史性、文化性和个性化特征隐喻场域下析身体空间的内部与外部的身体意向和身体暗喻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笔者在寻找身体与场域的跨领域的映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艺术家个例将身体与场域的映射关系系统化、整合具有关联性场域,探讨身体的精神性和视觉性传达。第四部分笔者通过多种视觉元素,如色彩、线条、形状和纹理在日常创作的场域构建和非具象身体形象中进行不断尝试整理和总结,以此表达对于社会现象、人类命运和文化传统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导 师:郭志刚 教授
作品名称:《 霓虹之曲》
媒介/材料: 丙烯、喷漆、灯管、电线、立德粉
尺寸/时长:530*170cm、73*52cm×4
作品阐述:
管道在机械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却缺乏明确的存在感,它在机械中没有形成自身的意义,只是作为一个中间载体传输某种物质。此系列作品更多想展示常常被忽视的管道的连接作用,让观者可以以新的角度看个人与周边环境的联系。
标题:都市空间网状形态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都市;网状形态;多元媒介;情感观念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都市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也由此衍生出以交通为重要手段的都市网络,进而发展为都市关系网。当前都市关系网络化已逐渐成为城市体系结构发展的重要趋势,关注都市题材的艺术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都市文化的发展为艺术家的创作带来了灵感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挑战。如何通过网状形态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反映社会现实,引导人们关注人与都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艺术家们当前要思考的。当代艺术中表达都市的网状形态作品常选择运用不同媒介,结合不同的材料对都市的时代性、精神性、融合性和实验性进行探究,呈现出网状形态当代艺术新鲜的视觉体验以及观念表达。以都市为题材的网状形态当代艺术运用多种材料和跨媒介,呈现出多样的风格及表现形式,而在作品内容和意义上,网状形态当代艺术不仅可以表达都市的历史、文化,也可以表达现代都市人群的精神情感。基于此,笔者将以此文为媒介,挖掘以都市为题材网状形态的应用价值与人文关怀。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是对都市空间中的形态学和社会学的网状进行研究,通过举例剖析都市空间网状形态物理和社会的构成。其次分析都市空间网状形态在当代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对同一题材艺术家的不同表达以及艺术家如何将社会网状形态视觉化。第三是通过对艺术家网状形态作品的解读,探讨网状形态当代艺术的情感观念的表达。最后一部分则结合自己的毕业创作,从都市空间网状形态当代艺术作品对本人的启示出发,探讨作品的创作缘由与在创作实践中的构思和尝试。
导 师:张乐 教授
作品名称:《痕迹》
媒介/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时长:尺寸可变
作品阐述:
我记忆中的青铜时代是认知系统精心构筑的产物,在此过程中人的心理机制将随着时间经历复杂的变化,后期的事件会重塑早期的事件,我的世界即是青铜时空与时代视觉形成的交叠与交错。
论文内容:论文题目:中国古代青铜器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传统青铜器造型语言,当代表达形式,当代形式转换;
摘要:传统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艺术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由于青铜器造型的经典性,其传统语言不断被复制应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传统青铜器造型语言在当代表达形式中有哪些新语言转换呢?因为本人出生于青铜器之乡的缘故,对此议题发生兴致,本研究即试图通过对当代艺术形态中造型、纹饰、形象等传统语言的提炼、萃取与转换,来探究青铜器造型语言形式转换背后的观念及意义。青铜器造型语言在当代多元的表达形式中,通过进行多个维度的转换和融合,形成了新的表达形式,以展示青铜器造型语言在当代表达形式中多样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其中多个维度和新形式的表达转换主要从平面造型、三维立体空间、数字媒体路径和交互艺术等多个视域进行探讨,以表达对新传统造型语言的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几位应用青铜器元素语言的当代艺术家作品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发现传统青铜器造型语言与当代表达形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传统青铜器造型语言在当代表达形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一方面,某些艺术表达形式中不仅借用经典的青铜器造型语言,同时也对它进行了解构与重组,使这些传统语言别出心裁。另一方面,这种典型的传统青铜器造型语言的转换不仅体现在平面艺术空间中的表达,也在新科技的路径下实现了多空间的多元的艺术媒介表达形式,令观者耳目一新,是当代审美中不可或缺的时代文化投射。本文认为,传统青铜器造型语言的当代表达形式转换,是当下时代文化背景下视觉艺术语言变迁的缩影,其提供的研究视角呈现出时代必然的艺术创造规律,是人类必须面对的具有建设意义的现实课题。
导 师:张乐 教授
作品名称:《距·剧系列》
尺寸/时长:尺寸可变
作品阐述:
座椅与人和社会之间具有深刻的关联性,他们共同施于艺术作品中会产生独有的象征和隐喻,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也提升了画面的延续性等。我把座椅作为艺术创作中的符号来发挥它的隐喻、指代以及叙事等功能,更好地去表达自我的精神世界和对周遭生活的体悟以及对现实的感召。座椅除了舒适的传达以外,一把座椅的形状和装饰、摆放位置和建筑空间都指涉着这个假象身体的位置与角色。更重要的是座椅有一种疏离感,或者说指代了人的“在场”与“不在场”的关系,时而温暖、时而孤独,具有特殊象征的意味。
标题:现当代艺术创作中座椅物象表达的修辞手法研究
关键词:座椅物象;现当代艺术;修辞表达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座椅作为一种实用坐具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应用,随着使用场景和摆放位置的不同,座椅的存在已经不再局限于普通的坐具功能,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社会性意义。那么通过对座椅物象的描述、材质和排列方式的巧妙运用,艺术创作中的座椅物象是否传递出更为深刻的社会性寓意呢?在日常生活观察,自我个人创作及文献查阅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座椅物象不仅成为一种表达权利、身份的媒介;同时“座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通过对座椅物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角色和形态的表达,艺术家们能够在作品中呈现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所以“座椅”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笔者认为,在座椅物象的表象之后,是每位艺术创作者积极运用文学修辞的路径,使“座椅”成为关乎文化传承、历史记忆以及赋予社会学意义的独特媒介。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法和文献调查法等,连接图像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部分内容。对座椅物象在现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修辞表达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座椅”作为一种常见而普遍的形象,在现当代艺术创作中被广泛运用,并通过多样的表达方式传递着深层次的主题和观念。因此绘画中的座椅物象呈现出的修辞内涵正是本文研究的内容。笔者通过梳理归类相关艺术作品,厘清其个案形象,进而对座椅物象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本研究的中心即在于探讨座椅物象在现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修辞表达,并分析其在艺术作品中所承载的意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艺术作品的实证分析,试图揭示座椅物象作为一种“符号”在现当代艺术中的多重修辞意义,并探讨其与身心、文化和社会的紧密关联性。
导 师:李朝晖 副教授
作品名称:《禅·烟》系列
媒介/材料:线香、火、宣纸、墨
尺寸/时长:35*35cm、120*60cm、180*60cm
作品阐述:
香点燃之后,袅袅之中自带仙气,令凡人凝神静气,凝神的提高不是一种量的积累,而是一种升华,是“凝”。凝神静气是道家养生的灵魂,即使精神凝聚,使心气平和。燃香,闻到香味会放松肢体,使气息顺畅,心生平静,且香气会随着烟的形状给予我灵感,让我产生对‘袅袅烟气’动态的痴迷。烟过无处可寻,但香靠近纸使其燃烧时却会留下痕迹,用香烧的小洞串联成模拟烟的轨迹线条,游走在画面当中,既有烟的轨迹的实体记录,又不失烟的空灵袅娜之态。
标题:熏香在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熏香;当代艺术;香文化;人文内涵
摘要:熏香,对于许多人来说,不仅是一种感官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心灵的寄托。本文研究了熏香作为材料和工具等在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并解读了熏香在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所表达出的人文内涵。文章的第一章从中国熏香的起源谈起,概述历朝历代熏香文化的发展脉络,并梳理了熏香香料、形态的分类和功用。接着在第二章转向了当代艺术领域,以《悉尼佛》《脱胎换骨》《寄灬飞墨》《声之味》《中草药气味疗法展项交互设计研究》五组作品为例,重探讨了熏香在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视觉、嗅觉感官表达,使人们对熏香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感官体验有了认知。第三章聚焦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以薰香作为材料和工具等的欧阳文东和宋军生两位艺术家,通过对他们的作品分析,揭示了薰香所承载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艺术家的实践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诠释,也是对当代艺术形式的积极探索。第四章结合了笔者的创作《禅·烟》系列,从创作缘起、创作理念及构思、创作过程中,阐述了薰香作为工具、香烟作为画面中的形态的具体应用,并分析了笔者对于熏香在《禅·烟》系列作品中人文内涵的认知和表达。最后文章得出结论,熏香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同时提出了与此相关的问题和思考。
导 师:郭志刚 教授
作品名称:《身体之痛》
媒介/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时长:150*120cm;160*70cm;20*150cm;120*150cm
作品阐述:
《身体之痛》系列是以创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出发,将生病时的痛苦感受进行艺术形式的转换,绘画中参考了医学中的各种病理图像,再加上各种综合材料的运用,使画面更加丰富,整个系列的作品以红色为主色调,体现身体里想要迸发出的能量。
标题:由身体病理切入当代绘画的艺术语言研究
关键词:身体病理;绘画语言;精神情感
摘要:身体病理通常来说是人的健康问题,而在艺术创作中,很多艺术家关注到了自身的身体病症,并在积极的治愈过程中展开艺术思维的启发和创作。与此同时,艺术创作的呈现不再只是表达出身体的创伤,而是通过病理得到启发将身体疾病、生理缺陷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和心理体验转化为具有视觉形态的艺术作品。身体病理的表达在当代艺术中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艺术家们运用各种媒介和技术来探索身体疾病的主题。当然,身体病理的表达不仅仅关注疾病的视觉表现,还深入探讨了疾病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艺术家们通过揭示疾病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使观者更加深入的理解身体疾病所带来的挑战和痛苦。本论文通过对当代艺术中身体病理图像的研究,分析其在艺术表现和精神内蕴的表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医学中病理的运用和病理与绘画相结合进行探讨,简述病理的概念,分析病理图像与艺术的相关点,再探讨身体这一概念哲学家给出的定义与理解。第二部分探究当代艺术中身体病理绘画的形成。找寻身体病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以部分当代艺术家案例为导入探索当代艺术中身体病理图像的盛行。第三部分结合艺术家作品分析当代艺术中身体病理的图像语言特征以及精神内蕴。第四部分是通过对当代绘画中身体病理艺术的思考,加入笔者自己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与感悟,以及关于身体病理艺术创作观念的改变,对于当代艺术中身体病理的感悟进行自我创作的情感抒发。
导 师:张乐 教授
作品名称:《万物生系列》
媒介/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时长:38.5*54cmx4
作品阐述:
万物生长是自然界永恒的主题,而生命最原始的状态又是未知的。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命的状态又是繁盛的。我希望我的作品诉说生命个体在长期的生命体验中如何感知自身,从而形成生命体验的极致表达。
标题:论现当代艺术表达中的细胞形象之变
关键词:细胞形象;变体;符号化
摘要: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其在绘画形式中被多元表现的现象,成为艺术家们选择艺术语言的常态。本文试图从对绘画中的细胞形象从本体到“符号化”这一变化过程进行梳理和论述,即从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被艺术化表达的细胞形象之变,尤其在现当代的艺术作品中对这种细胞形象的归纳和探讨。艺术作品中细胞形象的呈现源于医学研究实验显微下病理现象这一契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其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细胞形象被广泛应用,直至现当代艺术中成为艺术家常用的形象,其在不同艺术形态中的表达,如写实、抽象、符号化等,是艺术家个体及不同艺术表达需求的呈现,也实现了从科学微观及至主观艺术表达的蜕变历程。本文的论述结构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细胞形象在艺术形式中的表达,二是其背后的意义。在第一部分探讨细胞形象表达时,分别以不同类型进行各自的溯源。主要内容涉及现当代几位典型的艺术家,以其绘制有细胞形象的主要作品进行分析,并进行分类。本文对细胞形象的艺术化表达分类主要有具象、抽象、符号化等特征。在这种不断形象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由客观再现到主观创造这一艺术表达规律。本文以医学实验中诞生的细胞形象为开篇,经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瓦西里·康定斯基及其作品中出现细胞形象为转化阶段的代表进行溯源,并以现当代艺术作品为中心来进行讨论,均是按照时间先后流变进行梳理的,可见每个不同类型体现在每个不同分期中明确的细胞形象变化。尤其在现、当代艺术形式中,细胞形象的表达载体形式不仅逐步脱离了平面绘画形式,并且运用到装置、影像等当代媒介中,使艺术与科技形成现代化的互哺。无论是平面造型方面还是媒介空间造型方面,这两个层面所发生的“细胞形象之变”是艺术形态不断丰富的必然结果,也说明在新的文化视野下,艺术作品作为社会个体的文化依托,反映了人类在不断发展的文明阶段所出现的新的世界观与宇宙观。总之,细胞形象之变,构建了人类对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是审美流变、人类对于精神世界诉求的集中体现。
导 师:李朝晖 副教授
作品名称:《二分之一的异想世界》
媒介/材料:iPad Pro、procreate5.3.9、笔刷:6B铅笔、纸
尺寸/时长:400*400cm x6、800*800cm x4、400*570cm x7
作品阐述:
《二分之一的异想世界》是通过 procreate 软件,一笔一笔绘制出的数字艺术作品。此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世界上存在的形态各异的种子,这些种子中有的形态神奇的像是来自虚幻小说,但它们确实是存在于我们现实世界中的种子。这些种子,让我也置身于神奇的想象世界之中,这些奇特种子的存在,给人一种现实世界和虚幻世界交织相融的错觉,虚幻中蕴含着现实,现实中隐藏着虚幻。画面采用规则的竖线排列来打破种子原本的形态,给人一种矛盾感,从而体现出作品理念:基于现实世界衍生出的幻想世界。我的作品名称中的“二分之一”也由此而来。
标题:加密艺术:艺术交易市场的新可能
关键词:NFT;加密艺术;艺术品交易;数字艺术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们将数字技术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亦有越来越多优秀的数字艺术品被创造出来。但是在传统的艺术交易市场中,鲜有提供给数字艺术创作者交易的平台,相较于传统的实体艺术创作者来说,数字艺术创作者不能够从自己的数字艺术品中获得利益的保障。数字艺术品鲜少投放于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原因在于:第一,数字艺术品的易复制性,第二,数字艺术品的易传播性;第三,数字艺术品制作的低成本性。近几年“加密艺术”的出现,使得数字艺术的唯一性和归属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障。加密艺术,即通过特定技术将作品加密保存在区块链上,这样的技术为数字艺术品提供了交易保障,给予了数字艺术交易市场新的可能性。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从加密艺术确保了艺术品的价值、产生新的交易模式、扩大艺术品受众范围三个角度来阐述加密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新可能性。但是,随着加密艺术的迅速发展,加密艺术交易平台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加密艺术品归属权的极限、加密艺术品交易过程中资本的运作、加密艺术品过于商业化三个问题。从加密艺术的角度剖析艺术、科技和商业三者的关系,分析探究加密艺术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编辑|徐淼 潘俊莹
执行负责|周怡晔
指导老师|李梦龙 周子建 尤 妙
审核|王檬檬 张潇娟
(作者: / 编辑:任一飞 / 审核人: /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