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y building/League school/students

党建/团学/学生

最新动态

跨媒青年说 | 硕士研究生——王刘唯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7日 21:34
图片


图片

—跨媒体艺术系—

王刘唯


图片



第三期





作者简介

PersonalProfile

图片

王刘唯/wangliuwei

王刘唯,女,汉族,2001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中共党员。2023年毕业于跨媒体艺术系,同年,推免研究生。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公共艺术方向2023级硕士研究生,师从王檬檬教授。作品涉及人机关系、情绪、身体等当代艺术观念及艺术与科技跨学科实验。担任跨媒体艺术系研究生班班长。



获得2024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参展经历/ Exhibition Experience

2023.12作品《黑无空白》(Inner Boundaries) 参加798CUBE的 “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展览(798CUBE);

2022.06作品《五四花开》入选“花开五四——首届莫干山全国青年空间艺术创意大展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2024.01作品《龙女迎新》入选 “辰龙迎新-小版画暨藏书票作品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2024.04作品《A multifaceted flower》入选 “庆祝中阿建交 40 周年-中国(陕西)阿联酋青年艺术作品展”(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阿联酋女企业家协会、阿拉伯青年综合发展理事会);

2023.06作品《空无黑白》在 2023 届“时空留痕 无界西美”本科毕业季展览中荣获二等奖(西安美术学院);

2023.11作品参加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综合材料名师工作坊》项目(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

2023.12作品《花开两生面、K.O、面面、茫》入选2023年西安美术学院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月个案展览(西安美术学院);

2024.11作品《沙涛共息》入选2023年西安美术学院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月展览(西安美术学院);

2024.11作品《潮海共生》参加“海色潮生”——南澳公共艺术节暨第八届汕头大学南方“公共艺术节”(汕头市南澳县人民政府、汕头大学);

2021年《红》系列作品获西安美术学院寒假作业展一等奖,本科期间部分作品留校留系;

2024.12作品《柿子熟了》(Ripe Persimmons)参加2024 XAFA国际公共艺术工作营作品展(奥地利维也纳公共艺术协会奥地利下奥地利州公共艺术委员会、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艺委会)。

作品展示

WorkDispiay

图片

2023届“时空留痕 无界⻄美”本科毕业季展览-Gpark老城根展区

图片
图片

798CUBE的 “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展览

“黑无空白”(Inner Boundaries)

装置500x500x40cm 2024 扫地机器人、红外避障模块、展台、黑色玻璃


作品说明:

作品以“弱人工智能”扫地机器人的避障功能来映射群体关系,通过对红外避障功能的编译,使原本具有规律性避障功能的扫地机器人产生不可控性,随机的不可控结果既是对现成品的语言转化,也是对当下“社交回避”现象的隐喻。



图片

“糖伞炮雨”

装置110x110x300cm  2021镜面不锈钢、铁、铜线


作品说明:

有时候我们自以为防御的很好,但是还是抵御不了外界糖衣炮弹猛烈的攻击与诱惑,不知不觉受其影响,无形的渗透让人措手不及却已深陷其中。在这个一只脚步入社会的年龄里,外界的声音与攻击,未来的选择与迷茫以及感情生活的无奈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那穿透的光斑穿透我们的心房,它们就会让我更加清醒的看到世界本真的模样,这时刻都在提醒着什么是虚幻的假象,社会本是如此,他人的剧透总要自己亲身体会。打碎重塑也是自愈的一种方式。



图片

西安美术学院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月个案展览

“面面”(face)

王刘唯、沈曌矞 装置 45x45x45cm 2022 羊毛毡、金属连接件


作品说明:

大背景下,快节奏的的生活方式慢慢打破我们原有的计划,多样与多变的情绪在人与人的沟通中不断转换,挤压在内心无法排解。我们无法真真切切接收到来自对方的情绪输出,情绪转换又依附个人情感与观念,被重复转换、持续传递着的情绪最后往往趋于平淡,直至消散。



图片

“花开两生面”

(A multifaceted flower)雕塑30cmX30cmX28cm 2021玻璃钢


作品说明:

花开两生面,人生似梦,白云苍狗,世间红尘,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终不过似水年华。我们都深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本次作品方案设计了三朵金花,有含苞欲放,有娇艳欲滴,有玲珑剔透。想表达对流逝的时光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惆怅感,但花朵在落去之时还不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念念在兹的恩情,以自身为载体,孕育下一代花儿,颇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君子之风。终有一天,花开满地,坐观云起,春风吹万里。



图片

西安美术学院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月展览

“沙涛共息”

装置艺术 75x75x60cm 2024 pvc、沙子


作品说明:

作品采用透明PVC与沙子的结合,探讨自然与人造物之间的对话,呈现自然资源在当代语境中的转化与再利用。在公共艺术的语境下,作品营造出人与自然的沉浸式对话,为公共空间带来全新的生态体验。


图片

2024 XAFA国际公共艺术工作营作品展

“柿子熟了”Ripe Persimmons)

200x200x200cm 2024柿子


作品说明:

果实的成熟,既是个体生命的顶峰,也是循环的起点。通过悬挂的柿子呈现从饱满到腐败、最终掉落的动态过程,象征自然生命的成熟与衰亡。柿子作为文化意象,寓意丰收与理想。通过柿子这一果实的动态转变,作品将“成熟”这一自然状态赋予哲学思考,探讨生命、时间、成长与衰败的深刻主题,同时引发观众对个体生命历程、自然关系的反思。


参展/创作经验分享

Experience Shareing


推免不仅是一条通往深造的路径,更是对大学四年努力与成果的全面检验。回顾自己的推免经历,我将经验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希望能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参考,帮助大家在推免路上少走弯路,更加从容与自信地迎接挑战。



图片

注重积累,夯实学术根基

推免的核心在于学科成绩。将学习放在首位,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保持优异的绩点和专业排名。平时应坚持阅读专业书籍,深入研究国内外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与案例,分析其背后的理念与表达方式,不断拓宽学术视野。积极参与学术讲座、研讨会、国际工作营等学术活动,多参加由美协、公共艺术相关领域的展览。这些经历为学术成果增添分量,也为推免申请带来了重要优势。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于求成并不可取。通过坚持和耐心,每日积累,终会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果。

图片

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推免不仅注重学术成绩,还注重综合能力。在校期间,我担任系学生会宣传干事、新媒体工作室负责人,并多次组织和参与校园活动,这些经历可以有效提升的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在社会实践方面,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疫情期间,我协助招生办工作并被评为研究生考试先进个人。所以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是推免的重要竞争力。

图片

提升表达,自信沉着展现

语言表达能力是推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尤其在面试环节。清晰、自信的表达常常能起到加分的作用。回顾过往的经历,我深刻认识到在推免准备过程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这不仅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还需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以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从容应对,准确表达自己的思路与观点。及时意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正视自己的优缺点。

图片

积极沟通,常怀感恩的心

积极与学姐学长以及老师沟通,借鉴他人的经验,能够更好地调整心态、完善自己。他们的建议和指导,往往能为自己的成长提供宝贵的经验。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不仅能让自己更清晰地认识到优缺点,还能激励自己不断前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通过向他人学习,我们不仅能拓宽视野,更能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成长与提升。

   推免是对大学四年的全面考验,早规划、勤努力、多参与是成功的关键。希望学弟学妹们勇敢追梦,坚持学习与实践并重,不断完善自我,用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在推免之路上走得更加自信与从容。



学弟学妹有疑问?我来解答!

1.如何分配学业上和生活上的时间平衡?

    在本科阶段,从大一到大三,我一直参与系学生会新媒体工作,从干事做到负责人,经常加班完成推送任务,虽然忙碌却充实。作为学生,学习始终是首要任务。在保证学业的前提下,参与学生会或其他活动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时间。虽然活动有时会让人疲惫,但它们对个人能力的锻炼极为宝贵。学会专注完成任务,或在多任务冲突时有条不紊地处理,这种能力受益终身。我也希望大家能拥有更多的团队责任感,并主动帮助身边的同学。

     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角色与责任更多,压力也随之增加。我希望在为同学们提供服务的同时,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努力在学业和生活中找到平衡。正如时间虽有限,但合理安排总能高效利用。最重要的是明确目标,跟随内心,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

     总之,平衡学业与生活的关键在于合理规划时间,明确优先事项,并果断取舍。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在学习与生活中找到最佳状态,迈向个人的全面发展。


2.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压力大如何缓解?

缓解压力的第一步是行动。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逐步减轻心理负担。回想推免期间,那段时间压力巨大,不仅要面对推免的挑战,还要考虑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虽然当时感到紧张,但事情只能一件一件地完成。回头来看,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成长阶段,也是改变自己的契机。当机会来临时,务必抓住,因为每一段经历都是最好的安排。

    缓解压力的另一种有效方法是沟通。与家人、朋友交流,找到一个善于倾听、理解你的“树洞”,能显著减轻内心的负担。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想法和感受,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支持和安慰。

    此外,还可以尝试其他方法,比如锻炼身体、参加瑜伽、冥想的放松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或调整饮食和睡眠习惯。每个人适应的方式不同,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

    最重要的是,压力并不可怕,它是推动我们成长的重要力量。关键在于学会管理和利用压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逐步迈向成功


3.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分配是怎样的?

     就个人而言,外语水平并不是我的强项,因此我在日常学习中会花更多时间提升外语能力。而其他文化课程相对轻松一些,这让我能够集中更多精力在专业课上。我始终认为,专业课在学术和职业发展中至关重要,因此在专业课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课可以被忽视,它同样需要认真学习。

在本科推免期间,专业课的平均分在评审中占有很大比重。虽然我的专业课平均分并不特别高,但我始终按照自己的标准完成每一门作业,踏实投入每一次创作。尽管获得的专业奖项不多,仅有校级寒假作业一等奖,但在长假期间,我参加了两个展览,并借助这些经历弥补了专业课分数的不足。最终,这些实践成果让我顺利进入了复试环节。事实证明,抓住每一个机会非常重要,看似微不足道的经历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专业课与文化课相辅相成,通过努力学习,两者能相互促进,为我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不懈,你一定能够在两方面都取得优异成绩!


4.相关的专业软件应该如何上手呢?

  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加练习和实际应用。只有通过不断地使用,才能熟悉并掌握软件的操作和功能。以个人经验为例,我对平面设计类软件相对更为熟悉,而学习专业软件需要时间与实践。通过反复练习、参考学习资源和教程、参与实际项目以及加入社区讨论,可以逐步提升软件使用技巧。

    然而,无论使用何种软件,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运用它们创作作品。软件只是工具,关键在于将其作为辅助,激发创造力和才华,创作出独特且富有意义的作品。真正的价值在于个人的艺术表达和创意,而不是工具本身。



学生寄语

Student message

     荣誉背后凝聚了无数的努力与持续的自我提升。这份奖学金不仅是对过去付出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激励。希望学弟学妹们明确目标,不畏艰难,坚守初心,用坚持与努力迎接人生中的每一次挑战。相信奋斗的过程将成为青春最美的注脚!愿你们勇敢追梦,加油!


榜样引领,共赴未来

我院2024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们的成功离不开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也得益于学院平台的支持和培养。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应有的风采,成为学弟学妹们学习的榜样。

未来,我系将继续以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学生,用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平台,助力每一位学子在人生道路上收获属于自己的荣光!



编 辑 | 王 丹

执行负责 | 周怡晔

指导老师 | 李梦龙  刘一涵

审 核 | 高 萍


图片



(作者: / 编辑:任一飞 / 审核人: /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