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demic/research/exhibition

学术/研究/展览

DOTA名师+名生 | 798CUBE展览回顾:人机合一

发布日期:2024-11-07
图片

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

HUMAN-MACHINE  

INTERGRATION:

THE AGE OF ROBOTIC ART


图片

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

Human-Machine Integration: the Age of Robotic Art


策展人:张海涛

艺术家:陈子健、邓碧文、丁思雨、高峰、何诚昊/麻淞滔/詹硕宇、胡森、姜苏轩/俞江帆、冷培雯、李杭、李玮、林万山、刘畅、吕连涛、牛艳寒、邱宇、沈少民/许锦龙、苏永健/吟光、谭淦泉、炭叹、唐克扬、滕家琪、Top30 姚浩澜、汪雪晗/刘明泽、王刘唯王鹏程、徐戈、许毅博、张海超/李琨、张坤鹏/谢玥婷/段新月、张澜涛、张沐辰、张增增、张振、郑达。

(加粗字体为跨媒体艺术系参展艺术家)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创意广场798CUBE

开放时间:10:00 - 18:00 (周二 - 周日)


主办:北京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承办:798CUBE


展览介绍

EXHIBITION INTRODUCTION



     798CUBE于2024年1月13日至4月7日呈现年度新展“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策展人张海涛以人工智能为楔,通过34位(组)艺术家的42件(组)作品,从人形机器人、超人机器,到非人形机器人,展开一场艺术与科技、哲学与未来的对话,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与机器的共生。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今年又是人工智能年,可以看出我们已经进入“后科学世”。如今,科技巨头们都试图以科学主导改变人类世界的自然宿命和人类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AI学习的知识储备已经接入2021年后的互联网数据库让人工智能无所不知。GPT的出现让人机创作的文化经济、版权方式、职业身份、社会结构等等问题发生重大的变革,这是一个颠覆性的价值观的冲击AI它似乎具有了意识、情感标准、想象能力、反思能力甚至人性化的套路,引起了全世界的大讨论。



01人形机器人:人机预言



主要以人形机器人表现后人类社会化、终极技术伦理关系:如仿生游戏人生、AI原罪、AI意志、机器隐私、职业取代、信息泛滥、超能力等作品,都在试图触及人机的边界话题。很多作品探讨了机器未来关于情感、想象力、自我学习、灵魂、潜意识及反思意识等核心话题。

02超人机器:仿生人生

赛博机器是以增生的肢体或器官仿生为主体符号的板块,由于人类的自然肌能不再适应未来人机合一的超人类时代,必然实施人类超人计划。人机接口除了仿生器官更多的是延展人类精神的永生和人机新型融合的情感伦理关系:作者试图表达异常化的自动寓言、自动化生命状态和人生观的体悟。

03非人形机器人自动自然



艺术作品以非人形机器人为主体符号,借助生命永动的延展性和寓言性探寻碳基智能vs硅基智能的图灵边界和自然原始动力融合跨界的特征。作品还将触及人机身体的延展与融合、生命动化仿生、人机合一的乌托邦物化、第二自然和不明生物、暗物质、人机身体的规训的话题。


参展作品

WORKS ON SHOW


跨媒体艺术系参展艺术家



图片

姚浩澜Top30


置艺术家

1993年生,陕西宝鸡

本科及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现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讲师


《mars和mars兄弟代驾》系列1

尺寸200cmx120cmx60cm

时间:2019.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简介:

Mars和Mars兄弟代驾,是一个演绎类“社会形”公共艺术展演装置,偏向于当下亚文化的表现手法-例如精神小伙儿”“社会人儿”等表现欲望强烈的社会底层人士。

描绘了Mars兄弟幸苦工作的状态。记录了资本主义代驾,操控与被操控的概念形式。这个想法幽默诙谐略显辛酸,将平凡的“社会形态”变成一个有趣的视觉游戏。








图片

王刘唯


作品名称:《黑无空白》Inner Boundaries

材料:扫地机器人、红外避障模块、展台、黑色玻璃

尺寸:500cmX500cmX40cm

年份:2023年

图片
图片

作品简介:作品以“弱人工智能”扫地机器人的避障功能来映射群体关系,通过对红外避障功能的编译,使原本具有规律性避障功能的扫地机器人产生不可控性,随机的不可控结果既是对现成品的语言转化,也是对当下“社交回避”现象的隐喻。


个人简介:王刘唯,2001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公共艺术方向2023级硕士研究生。作品涉及人机互动、人机关系、情绪、身体等当代艺术观念及艺术与科技跨学科实验。








图片

冷培雯


作品名称:《你好》

作品材质:玻璃钢、电机

尺寸:300cm*500cm*175cm(8个)

时间:2021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简介:点头礼一个中国的传统习俗,当我们倾听别人所说的话时为表示回应就会点点头,但听没听进去无人知晓。作品所做的是8个以我为原型的点头装置,表情冷漠,不停的在点头,希望不停奔波的人们通过通道时会有同样的感受。


个人简介:冷培雯,辽宁大连人,2021年毕业于西安美院实验艺术系,现为西安美院2022级跨媒体艺术系实验艺术专业研究生。








图片

牛艳寒


作品名称:《一个惶恐不安的时刻》

媒介/材料:树脂、碳纤维、舵机、电源等。

尺寸/时长:

200cm*250cm*500cm(可变)

图片
图片

作品简介:信息时代中充斥着 虚拟数字与主观思维的矛盾,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之时这种危险与恐慌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有人对人工智能产生着排斥,它就像装置中摇摆的机械腿,带着孩童般的稚嫩,却不知在成熟之时是否会有潜在的危险与对人类的反噬,但仔细思考后发现制造恐慌感与感到恐慌感的并不是来自于客观的虚拟世界,而是来自于沉溺于信息时代背后的我们。


个人简介:硕士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公共艺术方向,国际动态雕塑协会会员,涉足的领域有装置艺术、游戏艺术、新类型公共艺术等,作品曾展览于贵州省博物馆、中国雕塑研究院、湖南省博物院。







图片


王鹏程


作品名称:《拾·遗》

媒介/材料:镜面不锈钢、亚克力、电镀3D打印、步进电机、LED灯带、树脂

单体尺寸(共三个):

高度:325cm

宽度:83cm(占地)

长度:78cm(占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简介:作品通过开合式机械构造和异形植物体试图去阐述人造结构与自然姿态之间的相似之处,利用冰冷单一的程序提出当下自然生态空间局限的问题。将一种锋利,危险的感官体验扎根入观者心中,营造人类——生物体——自动化机械相互结合的矛盾景观。


个人简介:本科毕业于西美跨媒公共艺术专业。创作方向为艺术与科技,并致力于对机械装置,数字艺术以及科技生态装置的研究。



展览现场

SHOW SPACE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 ”,展览现场,2024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 ”,展览现场,2024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 ”,展览现场,2024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 ”,展览现场,2024



信息来源

北京798CUBE

编辑 | 潘俊莹  汤文轩

执行负责 | 黄米兰

指导老师 | 李梦龙 周子建 尤 妙

审核 | 王檬檬 张潇娟


图片


(作者: / 编辑:任一飞 / 审核人: /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