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1-07
指导老师
郭庆丰
参展学生(排名不分先后)
李瑜菲 王世超 邓纳 兰晞 周怡晔 安东阳 马敏瑞 赵威 朱妍婷 闫佳宁 李欣雨 李心瑞 赵国娜 曹凡 王宏叶 商鸣泰 梁心仪 徐麦恬 施权 郭梦好
在陕北西部那片最干旱的地方,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这大山啊,看着是荒,但这底下却压着一片汪洋…”。在陕北人的心里,这片水亘古不变的存在着,千秋万代里滋养着这一方大地的生灵,终有一日,人们会看见那片汪洋会浇灌整座山野,干涸的大山终要变成绿洲。
为了看清这片水,我们深入陕北人的生活里,以身临其境的视角体悟大山那深厚的躯体。
陕北的地域风情在大河上下和长城内外铺展着,算不上草长莺飞也谈不及水木清华,但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此间彻夜奔流,雕凿出峡谷锐利山石,也雕琢出高原上人们刚毅的脸颊。
在寡妇坪的悬崖上,我们看黄河水滚滚而过,河流切分了山谷,S形的河道蜿蜒而去。四下是广袤的山河,胸口涌动着诗意的情绪,真就如同当年毛主席书写的《沁园春·雪》。
马店小学还残存着革命时期的痕迹,黑板上的涂鸦还诉说着山里孩子未竟的、对遥不可知的上海和北京的向往,与残破的古庙一起展示一方土地的过去。
当大巴车驶进厚土覆盖的村庄,沿着坡道一路向下,就有无定河口出现在眼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站上河滩边耸立的孤独岩石和甲板上,目光所及皆是辽阔大河,转向水雾潮湿的远处消失不见。这时却有炊烟升起,饭香入鼻,为河口的夕阳做一场完美落幕。
行至靖边波浪谷,丹霞地貌呈现在眼前,这地方有着高原的骨骼,沟壑能深入骨髓,波浪起伏的黄沙岩是风沙侵蚀后的地貌,红色仿佛是晚霞染红了的脸颊。
陕北是多民族交融的地域,硬汉子赫连勃勃曾在此辉煌一时。这位匈奴的大单于建立的“统万”城郭为五胡十六国的历史书写了风云变幻的故事,也映证了一段边塞文化的变迁史,在这座白色城池脚下的黄沙里,也埋藏着水草丰美的一段历史。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养育匈奴一族的草原沙漠漫无边际,流沙如水,扬起的沙尘更像是匍匐着前赴后继的朝圣的魂灵,正如蒙古人放飞的长调,伴随着鸿雁,总是在天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独特的多民族融合背景下生活的陕北人民,自然也拥有一套专属于自己的地域文明。
俗话说: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陕北。虽然剪纸各处都有,但陕北的剪纸是最具民族性情和地域特色的。大山底下有一片汪洋的传说为他们的人头鱼剪纸增添了神秘色彩,又因为剪纸总是女儿家的专属,在开启电灯之前那漫长的暗夜里,孤寂和繁重生活压力使得剪纸一直就是人们精神上少有的寄托。剪纸里的一花一草一树木尽管只限于股掌间,却是人们最大的精神空间。在展陈民间剪纸艺术的窑洞里,老师给我们讲述这些剪纸艺术家们感人的故事。她们大多经历坎坷,生存艰难,但在剪纸上却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剪纸往往是她们唯一通往精神世界的途径,在她们面对天对地喃喃私语而手中剪刀翻飞时,最幽微之处的喜怒哀乐也伴随图形和纹样跃然纸上,每一刀月牙毛刺都是她们细腻的情思。
剪纸在陕北人民的生活里无处不在:婚丧嫁娶、奉神拜庙,它为陕北的人们沟通天地自然,以至于所有的对生活的美好盼望、所有的对苦难的消解都寄托在一张薄纸上,正如苦难里开出的花尤为鲜艳。
继续观看
DOTA云课展 | 材料语言与表现Ⅱ(生物与活态材料)
,
DOTA云课展 | 材料语言与表现Ⅱ(生物与活态材料)
历经几千年的陕北石雕在陕北传统文化遗存里占着重要的地位。在肃穆的墓葬里,它是王侯将相的指引神;在朴素的乡村间,它是房前屋后的守护兽。石雕作为镇物出现在陕北人民的宅院里、床柜间、高山上,家家户户供奉着它们,甚至于它的凿刻行为都是带有呼唤天地灵气的规矩。在郭老师的书里,村里的石匠日夜看着捡来的大石,越看就越有了形神,便顺着刻下去就成了只威风凛凛的狮子。老师热爱着这些狮子,他收集了各个时期各式各样的狮子,有少见的几何形状的、有扁平脸的、有像远古氏族图谱的;有坐的、站的、趴的,有石头的或是铜的,这些狮子完整的呈现了陕北的民间美术生态和历史,是北方人精神的具体显现。这样的石镇物在房顶、垴畔、墙头、硷畔、大门口,甚至墓地里,在你不经意间,它们正专注地看着你,它们仿佛提醒着我们,他们从来都是醒着的。
这一路来见到的山河风光和人民情怀,带给我们十足的文化体验,成为了我们迈向陕北大地的第一步,其中获得的感悟化作我们的作品内核沉淀下去。
作者:商鸣泰
作品类型:静态影像
作品简介:
陕北民间石雕的制造过程与一般石雕的造型观念不同,它是一种造神的过程,是注重顺应原石形态雕造出其神韵从而达到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作品将陕北民间石雕的质地通过静态影像语言进行转化,从“有神必有灵”出发,通过x光片在其躯体内虚构出奇特而逼真的骨架,造成髣髴真的有肉体,有灵魂在石雕之内的幻象。
作者:李欣雨
作品类型:定格动画
作品简介:
这是以定格动画的形式展现了陕北民间的主题图案——蛇盘兔。逐帧绘画蛇与兔子相遇的过程,为了让蛇盘兔剪纸显得更加灵动活泼,让它们逐帧动起来的同时又增添了许多童趣意味,经历对视、触碰、追赶,播撒种子和吃胡萝卜等动作的不断发展,直到相互吸引、缠绵、最终形成蛇盘兔经典图像。看到此动画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富,因为“人要富,蛇盘兔!”
继续观看
DOTA云课展 | 材料语言与表现Ⅱ(生物与活态材料)
,
DOTA云课展 | 材料语言与表现Ⅱ(生物与活态材料)
作者:朱妍婷
作品类型:动画
作品简介:
我以动画的形式讲述了由伏羲女娲古老传说转换到如意盘肠抽象符图的流变,视频内容首先由汉代画像石里面的人头蛇身伏羲女娲形象,不断的缠绵,交织,逐渐演变最后成为门窗上如意盘肠的吉祥符号,讲述了人类向往的绵延不绝,永无止境,吉祥如意的故事。
继续观看
DOTA云课展 | 材料语言与表现Ⅱ(生物与活态材料)
,
DOTA云课展 | 材料语言与表现Ⅱ(生物与活态材料)
作者:周怡晔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简介:
在巍峨的大山之里,在辽阔的黄土高原群山之中,也是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片无垠的汪洋,汪洋里是这里的保护神人头鱼。那水就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被大山包裹着,便是这枚项链的创意。
作者:梁心仪
作品类型:胸针
作品简介:
关于这次作品的创作历程,更多的是关于自身能力的新探索,去尝试用不同以往的表现方式和材料媒介去承载作品,在实施期间虽然有不少的曲折和困难,但总的结果还是很令人满意的,作品的效果出乎预料,而且也让我在新的文化领域有了新的收获。
作者:王宏叶
作品类型:篆刻
作品简介:
在探索陕北民俗文化的旅程中,我深深地记住一个传说:“大山底下有片汪洋”,这片精神海洋带给陕北人民生活的希望,带动陕北文化的强大生命力。黄铜这个材料与陕北具有同样的犷毅的色彩,人头鱼则是刻在陕北灵魂里的符印,这是属于陕北大山的名笺。
作者:李瑜菲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简介:
做作品之前,一直在犹豫用怎么样的材料来表达我想说的话如何来表达神秘的信仰。我认为石头是一个物象,一个无生命的自然物,但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里,许多无生命的物,都与生命、岁月、情感有着神秘的联系,比如风花雪月、梅兰竹菊。而在这所有的物中,石头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物--一种时间的贮存器,“是瞬息万变的时间之物中较为恒定的标识物”,“不仅可以瞬时复活全部的历史记忆,而且可以穿越未来之境,擦去时间全部的线性痕迹”。
作者:兰晞
作品类型:日历
作品简介:
在这次考察之前,剪纸在我们心中只是逢年过节时窗户上模糊的一片红影。它在中国的文化中实在太重要了,因此也太常见,时常会被人们所忽视。
通过这次考察,我终于“看到”了剪纸。一片红纸,一把剪刀,在万千世界在小小的窑洞里展开。我发现,原来剪纸不只是过年时的装饰。于是我用剪纸元素,创造了这份日历。
它是如此的浩瀚,贯穿了许多人的一生,存在在漫长岁月中的每一天。
作者:施权
作品类型:电子游戏
作品简介:
剪纸,如同那些被生活遗忘的角落,静默而深沉。每一刀剪下,都仿佛剖开了时间的脉络,流露出历史的沧桑与生活的真实。它不是华丽的装饰,而是一种内敛而含蓄的表达。在红与白的交错中,透露着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传统的坚守。剪纸,是岁月的印记,是心灵的独白,也是人与过去、与现在、与未来对话的一种方式。
作者:王世超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简介:
世界诞生于盘古的亡躯之上,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而在大地上,万物生灵繁衍生息。
娲在山河大地创造孕育了人,赋予人生命,为人提供了所需要的一切。
生命 守护 食物
地母神诞生于古人对于生育的崇拜与幻想中,先民幻想着人从何而来,而归根究底人终会回归母神的怀抱,入土为安。创造生命乃是神迹。是无论何人,无论何物都无法到达的境界,万千生命,世上终有人可能窥探到那属于造化的真谛。
作者:赵国娜
作品类型:书册
作品简介:
将真实的事件虚假化,编造相似又不同的故事。
中东局势紧张,人民生活贫困不安。在战争中保卫家园的士兵以及民众,让我想起抗日战争中的国,先辈们在不知黎明何时到来的情况下依然顽强斗争抵抗侵略者。编造这个故事,我希望中东人民能建立自己的乌托邦
作者:闫佳宁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简介:
这件作品作品我采用笔记、图表、草图、涂鸦等拼贴的形式,尝试在Sketchbook画出的植物轮廓图、注解、服装的颜料、拼贴雪弗板等植物元素效果展出。展示出我在陕北研学期间沿途遇到植物的景观拍摄、观察、记录,用镜头捕捉每一个独立自由的山野灵魂。我一直都觉得人如草木,我们和植物之间没有高低之分,植物的力量,是大自然纯粹疗愈的力量。在自然面前,我渺小、真实,我接近自然重获能量…
作者:马敏瑞
作品类型:杯垫
作品简介:
这一套作品是根据传统文化剪纸中的团花剪纸所创作的,选用了传统剪纸中的团状图案,它正好契合杯垫的圆形,经过上色与设计后衍生出了这一套作品。
作者:赵威
作品类型:桌游
作品简介:
阡陌的地图是根据陕北儿童中流传的经典游戏和陕北的自然环境融合转化而来。而棋子的行进规则来源于陕北人民最原始求神纳福的诉求,经过棋盘的转化,让玩家更真切的感受到这些诉求对一个农民的重要性,力求在这种转化中激活人们心里的文化认同。
作者:郭梦好
作品类型:表情贴纸
作品简介:
石狮子自古以来都被用作镇宅辟邪。如今人们住进城市高楼中渐渐地不再需要它们,于是思来想去选择几个我个人心仪的石狮,将它们画成了上班族表情包,使大家在喜欢”玩梗”的同时,也能了解这些正在消失的文化。
作者:邓纳
作品类型:纪念册
作品简介:
这是一本剪纸博物馆盖章纪念册。此次陕北之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剪纸博物馆中收藏的各类剪纸作品。
无论是通过文字,照片,还是一些特有的方式,去把印象封存,附上生活的仪式感。我选择用纪念册的方式,可以记录下文字,照片,各种大家想要留下的印记。
在这些柔软的加持下,或许能够保持一份热情与爱,在遥径万程山水的路上,也能看看风景。
作者:安东阳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简介:
汉代画像石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璀璨明珠。艺术家们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石面上创作了众多精美图像,其中兽的形象繁多,形态各异,我的作品以画像石中人们似乎并未重点关注过的“双翼龙”为原型,以“粗犷”的泥土与“精细”的贝母片结合,这样强悍粗犷的艺术风格恰好与汉代的柔美华丽形成互补,展现了心胸开阔、气派雄沉的另样风貌。
作者:徐麦恬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简介:
以横山山脉女性剪纸艺术家生活的窑洞内部中,满壁剪纸装饰为灵感。其一生经历着来自时代、社会、家庭、身份、性别、地域等多重因素的压迫,以苦难酿造出内心强大力量,转化为手中巧夺天工的剪纸作品。本人选取剪纸艺术家常用材料-报纸,改变柔软报纸为“刺”的形态,以瓦楞纸拼成高2.5米,纵深4米的暗室,将密集“纸刺”从天花板悬挂而下。该作品将柔软力量主观具象化,意在表达社会历史中对女性的压迫及女性力量的萌生,以柔克刚的冲突。
作者:曹凡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简介:
编织扎带的过程中,我的思绪穿越回了儿时,那抓起什么就能摆弄一下午的时候。回头看,有一段美好而又自由的时期就这么逝去,让人不由得充满惋惜与怀念,我参考剪纸的作法,我觉得其背后,也有这么一段寄托着过往感情的美好记忆。
作者:李心瑞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简介:
用湛蓝清澈的眼睛仰视一切,却流出了渐渐变得脏污的泪,甚至也分不清是从眼里流出来的还是心里。睫毛上的彩色是为了更好接近一切美好所做的伪装,睫虽然丑陋,可是仍想能多得到一点喜欢,更像是爪子帮眼睛疯狂地想抓住一切仰视的美…
陕北的山河绚烂,是陕北人民生活的所在,是祖国辽阔土地的一部分,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向它迈出第一步,或许会成为以后创作生涯的基础,或许只是人生的一小段经历,但这些故事和时间都将一直有着它该有的影响力,为了解到它的每个人馈赠。
图文|2022级影像艺术班
执行负责|周怡晔
指导老师|李梦龙 周子建 尤 妙
审核|王檬檬 张潇娟
(作者: / 编辑:任一飞 / 审核人: /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