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demic/research/exhibition

学术/研究/展览

DOTA云课展 | 感官媒介Ⅱ-动态影像

发布日期:2024-11-07
图片


图片



课程简介

授课班级:2022级实验艺术、影像艺术班

课程名称:感官媒介Ⅱ-动态影像

授课时间:2024.2.26-4.19

授课教师:杨晨、王芷子、任一飞




课程概述




关于《感官媒介Ⅱ-动态影像》的课程,通常从电影的开端娓娓道来。前期重点介绍20世纪初期的先锋派电影,逐步引出立体主义、超现实、表现主义电影等在历史上经典的样例,之后则在60年代的流行文化上小憩片刻,进而对席卷世界的新浪潮质疑传统的精神着重进行分析,而课程后期的重点放置于录像艺术的解读和创作上。8周课程中与同学们分享了作者电影、拼贴电影、信件电影、日记电影、自画像电影、论(散)文电影、视频论文、桌面电影(视频)以及种类繁多的录像艺术作品。


一改以往的命题创作,同学们从40个左右的当代艺术经常讨论的命题中自主选择了个人的研究话题。通过讨论,大家根据个人兴趣结合所能运用的技术储备尽量发散自己的思维, 在调研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文本仅仅是各位手中的第一素材而已. 而"意义",是他者的面容,是自己思索后再赋予素材的延伸. 一切被诉诸语言的行为,早已经位于语言最初的面对面关系之中。依靠诸位想象力与研究,试着突破常见的几十种基础问题的框架, 打破知识僵硬的秩序本来就是创作类课堂的愿望, 只有边界被逾越的时候,充满个人化的知识探索和艺术语言才可能逐步成型。


大家整理文本, 除了给大家一条线索之外, 同样也要告诉大家, 文本是滞后于思考才形成的客观化形态,语言亦是如此,整理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晰究竟围绕着什么样的话题创作。而我们之所以不停的强调媒介,就是要在课程中让大家清晰的了解到,从口耳相传到印刷媒体,从录像艺术到网络传播都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A1尺寸的主题化调研的工作是在这门课程上的第一次尝试,其目标在于打破所谓“学科”的藩篱,将精力集中于建构知识的整体。世界上诸多的主题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不能被简单一刀切般的割裂划分,作为反思,也不该迷信作为老师所讲述的固有知识。我们所有人的知识体系也都是充满漏洞的筛子.  反思和批判则是大家要不停做的事。


图片


图片

部分A1尺寸的主题化调研


我们的课程最终的核心是"录像艺术"与"实验电影" ,虽然在形态上有所不同,但创作的出发点始终是要立足于各位所提出的“独立问题”。在拍摄与制作途中,每一位同学始终都要反复提醒自己的是:“叙事有很多方法,我们要探讨的并非传统线性叙事逻辑,而是要更加注重纪录与观念,强化过程体验,感受身体与空间的关系,在有节制、有距离的抽象和概括中彰显着自己明确观点。”








现场照片




图片
图片






课程作品(影像艺术班)




01

图片

作者:施权

作品名称:《奥泽斯·萊莫·纪》

作品类型:录像

作品时长:72h

分辨率:720p




图片




作品阐述:

死亡是生命过程的终点,是生物体所有生命活动终止的状态。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死亡是指生物体的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大脑功能丧失以及细胞停止代谢和分裂。在情感和社会层面上,死亡通常会引起悲痛、哀伤和怀念等情绪,因为它意味着与亲人、朋友的永别,以及个体存在的终结。





02

图片

作者:李欣雨

作品名称:《兴奋剂》

作品类型:录像

作品时长:2分11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作品阐述:

探讨关于倦怠社会的内容和创作,在规训社会中总是被引导重复性同质化发展,麻木状态下大部分逐渐转向功绩社会,不断批判提升自己,在“不进则退”的大坏境下,大众形成自我剥削,本作品使用图层叠加方式将许多个自己重复连贯起来,做出对书籍解读解刨的不同动作,对自己施压成精神暴力的世界,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形成另一种“麻木”状态,看似自由豪无束缚,不断提升自己达到完美状态,实际上将自己埋在了现实与理想的沟壑里,把真正的自我关进了“牢笼”。





03

图片

作者:李瑜菲

作品名称:《无为》

作品类型:录像




图片




作品阐述:

当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自我剥削比他者的剥削更有效率,功能更加强大,因为自我剥削伴随着一种自由的感觉。功绩社会是自我剥削的社会。功绩主体不断剥削自我,直至精力枯竭。“规训社的'应当'产生了种种规定和禁令,与之相比,自由的'能够'甚至带来了更多的束缚。


而在这个功绩社会,人类整体都成为一架效能机器,顺畅无误的运转,力图最大化的发挥自身的功效。生命这个原本复杂的现象,也被简化成一种效能的指标。相应的负面后果是,功绩社会导致了一种过度疲劳和倦怠。这是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此次结课运用图层叠加的方式来表达这一想法与认知。





04

图片

作者:周怡晔

作品名称:《HASHIMAISLAND》

作品类型:影像

作品时长:4分钟

分辨率:1080P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述: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来了,我看到了端岛曾经的辉煌与繁荣,也感受到了现在的荒凉与衰败。每一幅画面都向我诉说着它曾经遭受过的苦难,它被攻击、被掠夺,它承载着历史,代表着文明的衰落与战争的残酷,不能走近。结束了,我什么都没有看到。





05

图片

作者: 朱妍婷

作品名称:《柯》

作品类型:影像

作品时长:5分41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


作品阐述:

以个人记忆出发,作品中的缝纫机是奶奶生前常用的物品,而在缝纫机前却有一块玻璃,玻璃阻隔两个世界的人,雾气反反复复的出现似是警告,防止不同世界的人互相触碰,一只手擦拭着玻璃上的雾气,或许是想尝试消除着之间的隔阂…





06

图片

作者:商鸣泰

作品名称:《冂·匸》(jiong·xi)

作品类型:录像

作品时长:21分钟

分辨率:1080p




图片




图片




作品阐述:

一棵树从其所在场域被工地的临时性包装布“剥离”,被包裹成一个临时性边界后,通过“外因”用刀进行破坏,再将其部分枝干抽离这个边界的过程。这可能是对事不关己的临时性舒适区的跳脱,或是对临时性壁垒界限的破除。但人造物裹住一个自然物,再将自然物的部分从人造物中归还给场域,本身就是对事物存在矛盾边界的突破。





07

图片

作者: 王世超

作品名称:《天台》

作品类型:影像

作品时长:8分钟

分辨率:1920*1080


图片


作品阐述:

喧嚣的天台上,两个男人闲聊。口中叼着香烟,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伴随着背景中的婚丧唢呐声,展开了两人的关于人生与死亡的对话。两人的对话持续了不长的时间,同时太阳却在慢慢下山,对话的末尾太阳也下山了,两人的对话也终止了......





08

图片

作者: 王宏叶

作品名称:《WAR》

作品类型:录像

作品时长:7分50' 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作品阐述:

战争的棋子被一颗颗操控落下,一片、一片、又一片,废墟蔓延、交叠、混淆,记忆和历史都在其中淹没,不曾停歇。





09

图片

作者: 郭梦好

作品名称:《The Talk 一次对话》

作品类型:短片

作品时长:5分38秒

分辨率:720p


图片




图片




作品阐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不断加深,AI作为新时代科技发展的重头戏则一次又一次成为话题中心。艺术与人工智能的冲突总是不可避免,那么是否可以全权交给AI“创作”艺术作品?与其担心受怕艺术家是否会因此失业或被取代,不如先发制人利用AI表达自身想要探讨的领域与话题。傲慢来讲,AI也只是为了人类而服务的工具罢了,那为何不加以利用?





10

图片

作者:梁心仪

作品名称:《end》

作品类型:影像装置

作品时长:实时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述:

顺着时间课题的出发和发散,各个宗教里的不同世界观也有各式的时间观,着重于内心一直想表现的于时间的直观感和平行感,再从艺术家蔡东东的摄影装置作品《shoot》取得一定形式上的表达,借以摄像头屏幕与镜子的相对而达成进一概念的“射击”,最终呈现无穷无尽的“相对”与“相视”,以及不知真正终点的结果和时间。


11

图片

作者:安东阳

作品名称:《出口》

作品类型:录像

作品时长:6分25秒

分辨率:720p


图片


作品阐述:

死亡,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是指一个生物体失去了维持其生命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性终止,但个人的影响、记忆和作为知识体系一部分的精神可能会继续存在。录像带带中的影片是上一位主人留在这个世界的“痕”闪烁的蓝色如同泡沫一般增殖覆盖,消失消逝。





12

图片

作者: 邓纳

作品名称:《嗨!这是我》

作品类型:短片

作品时长:3分28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作品阐述:

痕迹在空间中经过时间的流逝,久而久之会转化成为一种情感。重复的忙碌是人生的常态,人一生中每个阶段会存在不同的进行重复运动的轨迹,这些轨迹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一生。通过动画的制作与合成,短片中主角展现出不同的动作和生活状态,在相同空间中进行循环重复的运动,构成了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这些行动轨迹将重复上演,这既是短片的主角,其实也是每一个我们,是我们的“生活状态”。





13

图片

作者: 李心瑞

作品名称:《Labyrinth》

作品类型:短片

作品时长:32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图片




作品阐述:

这次的作品引用了时间的观念,时间具有不可逆性,但是想通过特殊的拍摄手法表现出时间也能带给人错觉。这的,所以剪辑成视频之后,只要不停止播放,他就会一直无限循环,这就是作品名称的由来就像迷宫一样。





14

图片

作者:马敏瑞

作品名称:《寻找M先生》

作品类型:短片

作品时长:3分14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作品阐述:

作品整体通过调色的手法加上一些特效来呈现,以一个个超现实的场景以及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红绿色加强影像的效果,作品的灵感是来源于对视频的调色以及参考了日本艺术家寺山修司的实验影像,以荒诞的打击乐为衬托,随着短片中不断切换的红色,蓝色,绿色,充满了荒诞无序的感觉,像是在梦境中行走一般。


15

图片

作者: 徐麦恬

作品名称:《甜酸》

作品类型:行为影像短片

作品时长:3分12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




作品阐述:

该作品围绕关键词“情感”,演员由三个00后青年二男一女组成。整体色调为分镜调整的暗调,通过光影效果与行为表演,传达21世纪青年内心压抑与悸动、苦闷与欢悦交织的纠缠,是作者内心折射并结合文艺电影调研的产物。配乐为惘闻乐队《21世纪不适症》。






16

图片

作者:赵威

作品名称:《审判之神》

作品类型:短片

作品时长:8分11 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作品阐述:

人们为了生存,总是忙碌地奔波在生产线上,麻木的前行,而生产的金字塔不断地向上延伸,推动着淘汰人类自身的事物的诞生。就像克苏鲁神话中的审判之神,自单身以来,并无完整的意识,只是带着诞生之初的本能,执行唤醒父神的行为也是同样推动着毁灭自己的事物的诞生。






17

图片

作者:赵国娜

作品名称:《依赖》《纠缠》

作品类型:短片

时长:16分29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作品阐述:

研究表明,吃甜食可以促进身体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化学物质可以使人感到快乐和放松。但是过度吃甜食就会引起恶心,呕吐,头晕以及牙疼。就像在情感生活中我们经历一些事情,适度的情感会给我们美好的记忆,但过度依赖就会给我们带来伤害。


在亲密关系中,互相触摸是一种增进情感的方式,通过开放的对话和相互理解,伴侣之间可以探索彼此的喜好和界限,从而建立更健康的关系。在《纠缠》中,两个人互相触摸彼此身体的每一寸,通过触觉更加深入了解对方。






18

图片

作者: 闫佳宁

作品名称:《操练》

作品类型:单频道录像

作品时长:4分32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作品阐述:

在这个时代,我们享受着社会的便捷;同时,我们也被控制着,在社会机制下工作上学。眼保健操,看似正常的场合,看到的却是社会的轰隆隆运作的社会机器,人们被固化的思维逻辑和消费主义的叙事。此次影像叙事试图表达对规训社会的反思,作品显得严肃和约束,期间也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要一遍一遍重复眼保健操?在创作这件作品的时候,我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韩炳哲Byung-Chul Han“功绩社会”这一理论的启发。21世纪是规训社会和功绩社会的交替年代,纪律仍然在社会中无处不存在并引发我们深思。





19

图片

作者:兰晞

作品名称:《房间》

作品类型:影片

作品时长:2分12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图片


作品阐述:

痕迹是存在过的唯一证明。


在游戏中,空旷的开放的世界中只有玩家一个人,玩家对这个世界造成的影响和改变佐证了玩家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与此同时,正是玩家开始游戏的那一刻,比特流构成的世界才开始存在。世界的存在也正因为这些痕迹而被证实。生命和世界由痕迹相互佐证。


这是一个空白的空间,造成的痕迹赋予了空间一个“房间”的定义,而这个房间的存在伴随着拖动的图标越来越明晰。反之,这个世界里出现的所有声音和痕迹也正是这个透明的、看不见的人存在的痕迹。





20

图片

作者:曹凡

作品名称:《交流爆炸》

作品类型:短片

作品时长:5分40秒

分辨率:4k


图片




作品阐述:

在赛博朋克时代,大脑很容易被入侵,一个脑机接口就可能把自己所有的隐 私暴露出去。而信息不断增长的现状,让数据化得海一般,捉摸其间,却又溺在内里。当一个已然摇摇欲坠的人接收无限增多的信息时,他是否会迷失自己的意志,而早先自我主观产生的回答,在说出口的一刹那,下一刻究竟去了哪里。





课程作品(实验艺术班)




01

图片

作者:李可凡

作品名称:《PARADISE》

作品类型:短片

分辨率:1080p


图片




作品阐述:

利用灯光闪屏与日全食影像穿插,探讨大自然的变化莫测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02

图片

作者:陈华

作品名称:《间隙》

作品类型:录像

作品时长:3 分46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作品阐述:

这是一个层层空间嵌套的装置影像,主次分明,作品的核心在于对空间的梳理。影片并没有线性叙事,“故事”发生在主空间,多个次空间作为背景。不同空间的人物之间没有交流、没有对话,以人物的各个动态随机打破一个新的空间,并且在同一时间人物各干其事发生的变化,从而产生时间的关联。





03

图片

作者:张育嘉

作品名称:《永远的草莓地》


图片




作品阐述:

草莓大棚作为城市与乡村的中介物,同时具有经济与娱乐价值。乡村的人经营,在草莓成熟季节城市的人便来采摘与游玩。此时草莓大棚形成了一个临时的场域,在这段时期里成为一个流动的空间,不断有人在其中活动。约翰列侬的《永远的草莓地》作为一个经典的西方文化产物,与草莓大棚似乎构成了一种即割裂又具有关联的关系,但并不直接与其产生联系。这种介入让整个草莓大棚成为一个临时的剧场,外来的歌声和人们的交流共同发生作用,包括表演之后即兴的行为表演同时构成整个剧场。


04

图片

作者:陈钰洁

作品名称:《Tag》

作品时长:2分56秒/56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作品阐述:

该作品讽刺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用字母表的顺序排列logo旨意在快速消费和被影响下的空虚和迷茫的排列。快速地切换的Logo探讨了当今快速消费洪流的短暂短视频的兴起,塑造消费提高欲望。


05

图片

作者:胡帅豪

作品名称:《退堂鼓艺术家》

作品类型:录像

作品时长:2分22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作品阐述:

该作品贴合超现实主义,卓别林风格与自身特色所创作的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很好的传达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现状,在幽默荒诞中引人探讨该话题。





06

作者:李雨婷

作品名称:《冥》

作品时长:5分56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作品阐述:

该作品中有着大段以白噪音为背景音的天空、树木画面,而其中断断续续地插入了几帧飞机飞过、房屋爆炸、昏倒在地的人、火光等画面。原本平静的冥想画面被插入的战场画面所打破,形成强烈对比。同时,在布展上使用了镜子这一媒介反射播放设备中的画面供观者观看。整个作品折射出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反思,表达了和平与战争这一议题。





07

图片

作者:刘嘉怡

作品名称:《太无聊了!》

作品时长:26分26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作品阐释:

一切源于一场无聊,每天被一种平淡的无力感催促起床之后,一切又按部就班的开始,影像涉及所有在“找乐子”过程的录像,照片,录音以及在白日梦之后产生的变化和最后的“报应”。有音频对图像叙事氛围的改造,编曲对氛围的影响,以及运用噪音去刺激观看者感官的初次探索和实验。





08

图片

作者:刘紫菲

作品名称:《背心奢华,大牌光芒》

作品类型:影像装置

作品时长:无限循环


图片
图片




作品阐述:

很多人追求大牌奢侈品除了造型设计独特之外,更多的应该是品牌效应吧,大牌带给你的更多是社会作用,比如身份上的匹配、地位上的肯定。品牌标在老头背心上的投影,背心随着微风晃动,大牌logo也随之在背心上忽闪,呈现出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视觉效果,挑战观者对品牌符号的认知,引发思考品牌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如果把大牌logo去掉,你会为了造型买单吗?





09

作者:马雪雨

作品名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作品时长:8分56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作品阐释:

“中国送走了廉价农民工,却迎来了廉价大学生”,120块钱就可以买下大学生的10个小时,作为“人”的个体。缺少人脉、渠道、资源,只能把目光投向廉价劳动力,而现实中的兼职工作甚至有介绍中介、押金等不同性质克扣兼职费用的各种行为,坦白来讲,廉价劳动力就是吃苦,没有任何技巧头脑可言,学习经验只是资本欺骗廉价大学生的手段,标题是某饮品店工服背后的文字,和工作内容形成讽刺,廉价劳动力注定是不能通过努力致富的,让更多人知道现在市场中存在的雇佣问题.





10

作者:田静怡

作品名称:《溷》

作品时长:9分28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作品阐述:

该作品中有大量切换镜头,以手为媒介在面粉,马桶,猫砂这三种实体物质上互动。干净与浑浊,固态和液态的切换。伴随着背景音乐由缓慢到急促的转变,手的运动和画面镜头的变化与重复更加密切。非常规物品之间的联系让观众觉得作品具有荒诞感与错乱。观众从作品中感受到遗忘秩序,混乱,重复,执念,机械,肌肉记忆。情绪从鲜活到麻木的转变。





11

作者:王超智

作品名称:《庆典加密》

作品类型:短片

作品时长:3分51秒

分辨率:4k 30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述:

密码朋克是一种反对权威性和强调隐私性的一场思想和文化运动,本片灵感构思是从一款名叫《看门狗》的游戏出发,玩家可以从黑客软件中获取大量隐私信息和资源,片子背后的音频是讲对隐私运动的历史,而片尾的手绘动画则是关于自我的表达,旨在突出密码朋克的核心内容:自由、反叛、加密。





12

作者:王璟萱

作品名称:《像素 神 冥想》

作品类型:影像装置


图片
图片




作品阐述:

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人们通过冥想来获取一种心理上对身体的治疗。而此作品用朝下方正对地面的方式展示 ,让观看者躺下观看一个不断发散又聚集的背影,如同信仰神明一般,亦是一种精神上的调节。当参观者躺在草皮上,头部枕着帐篷内的枕头时,会听见窃窃私语的声音。这件创作旨在提升观看者的互动性,构建一个安静独立的空间供人们进行意识的疗愈,同时躺下小憩也成为当代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调节自己的方式。





13

作者:王欣

作品名称:《红色》

作品类型:短片

作品时长:3分17秒

分辨率:4K


图片




作品阐述:

短片用红色和绿色为主色调暗喻了男性与女性在同一灵魂中的交织与对立,红色连衣裙符号化了“男”与“女”,呈现奇观和割裂感。更深一层的解读或许还可以涉及到本片隐晦的真正主题,“施暴与被暴”,水绿色镜头下被撕毁的玫瑰花和青色窗帘边象征希望与挣扎的光明,是对性的暴力的无声讨伐,但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又与第一个镜头重合,可以猜想故事的结局并没能打破轮回的叙事。





14

图片

作者:王玥涵

作品名称:《Quest oneself》

作品类型:录像

作品时长:3’48”

分辨率:2560×1440


图片
图片




作品阐述:

信仰在人类社会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们在其中寻找生活意义、找到心灵安慰、建立社区和身份认同。这种思想提供了一种框架,帮助人们理解世界、他们自己的生活和死亡,以及他们与宇宙间的关系,我们常常凝视外界事物的同时我们也在向内探寻。





15

图片

作者:杨焯宇

作品名称:《被动装置》

作品类型:录像

作品时长:2分29秒

分辨率:1920 *1080P


图片




作品阐述:

作品以固定的视角进行的拍摄,采用类型学摄影方式进行创作。作品以开关装置为主,生活中人们需要某种不同的需求时才会使用它;当被需要时才会被想起,好似每个人都是他人手中的被动装置。





16

图片

作者:张莹颖

作品名称:《超级加倍》

作品类型:短片

作品时长:4分16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作品阐述:

本片是以真人形象作为素材制作模拟桌宠动态的一段合成视频,也是我初次对于利用网络媒介进行再次制作的尝试。在如今,桌宠已不再是当代网络青年所流行的文化符号 ,而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正如本篇后半段人物的不断复制一样,快速地增生蔓延。





17

图片

作者:李林峰

作品名称:《kiss》

作品类型:录像

作品时长:10分30秒

分辨率:1080p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阐述:

偷窥,是一种探讨人性、隐私和道德界限的媒介。通过模拟偷窥的视角,试图引发观众对于隐私被侵犯、监视文化以及权力结构的思考。


展出方式是透过猫眼来观看该影片,影片内容是男女在黑夜窗前展现温存,却被第三者在另外的地方偷拍窥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发观众的好奇欲望,以及被窥视的不安与尴尬,反应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隐私泄漏,促使我们思考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维护道德底线问题。





18

图片

作者:徐晓萱

作品名称:《尺寸之眼》


图片




作品阐述:

我本次创作使用了视错觉的一种小把戏,在绿化带里找到一株满意的草枝,搭建了简单洁净的场景,模拟一棵光秃的树在土地上的情景,然后用手的大小打破场景尺寸平衡,并破坏场景,在呈现方式上选择巨大化,将原本小尺寸的视频放大投影在墙面,使观展的观众路过展位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图片





编辑|周怡晔

执行负责|周怡晔

指导老师|李梦龙 周子建 尤 妙

审核|张潇娟





图片



(作者: / 编辑:任一飞 / 审核人: /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