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demic/research/exhibition

学术/研究/展览

西安美院跨媒体艺术系入选2025林茨电子艺术节(高校单元)

发布日期:2025-06-27
图片


2025年5月,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师生团队作品经过邀请和评选环节,首度入选全球科技艺术领域标杆性盛会——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高校单元 (Ars Electronica Campus Exhibition)。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是欧洲最大最久的电子艺术节之一,它是一个巨大的业界聚会:艺术家、研究团队、学院学生、技术公司或其他领域的商业公司、媒体等都会在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中来到林茨,其地位堪比“电子艺术界的奥斯卡”。成立四十年来,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一直以“新技术对我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作为宗旨,其议题涉及各种高科技的前沿,如电脑动画、人工智能和艺术、生物科技、基因编辑技术等等,并对这些技术进步的各个层面进行回应和反思。在产业合作领域,艺术节与数字绘画设备制造商Wacom共同开发了“生命墨水”(Living Ink)项目,探索生物数据与艺术表达的创新融合;同时与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合作策展“冇限人类”等展览,探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议题。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林茨“媒体艺术之都”称号,而电子艺术节则成为这一荣誉的核心文化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媒体艺术领域的领导地位。


该国际权威平台始终致力于艺术创新、科技探索与社会思辨的深度交融,本届盛会预计将荟萃全球顶尖科技艺术创作者。值此契机,我院师生团队的创作成果将与国际前沿艺术实践展开对话。


本次跨媒体艺术系参展2025年林茨电子艺术节高校单元,是2024年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重点项目“跨媒体艺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延续与深化。该项目基于“2024 XAFA国际公共艺术工作坊暨国际学术会议”已取得的成果,以及与奥地利林茨艺术大学、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等国际知名艺术院校建立的良好的合作基础,是我院学科建设与国际交流的具体成果。作为我院学科滚动项目的延续,2025年该项目将对学科建设目标进一步深化,成为我院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


图片

2024XAFA国际公共艺术工作营暨国际学术会议







项目入选概况


图片

2025年林茨电子艺术节海报


2025年林茨电子艺术节官宣的年度主题为“Panic--yes/no”,旨在探讨全球范围内当代社会面对技术、生态与未来挑战时的复杂情绪与矛盾态度。该主题通过跨艺术实践来应对当代社会的风险感知范式。并聚焦于技术加速主义、生态问题与后人类伦理交织下的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表达,探讨人类在气候危机、数字伦理、结构转型等全球性问题下的焦虑与希望,试图激发公众以理性视角重新审视“恐慌”的意义——它究竟是推动变革的催化剂,还是阻碍行动的消极力量。


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师生团队以项目《我们如何面对“现在”?》(Transparent Shelter: How Do We Confront the ‘Now’?)入选本次展览,展览结构为策展主题下的五个作品单元和六件新媒体及装置作品。《我们如何面对“现在”?》由正在面对的具体现实出发,探索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建立信任、合作与共存。我们从“城中村作为方法”的角度重新阅读展览主题“恐慌”这一概念:艺术在这个临界点上,并非退居旁观姿态,而是通过微观介入、材料转化与语义漂移,重新建构个体在系统性透明中的感知位置与行动空间。


图片

西安美院跨媒体艺术系团队入选艺术项目

《我们如何面对“现在”?》


本艺术项目旨在通过对当下多重危机的考察从而构建探讨人类共同处境的概念空间载体——透明庇护所,并以此为框架从地缘空间变迁、材料循环利用、民间信仰重构和极度压缩下的物理空间的可持续性角度进行艺术干预。本项目回应并深化了艺术节提出的“艺术-科技-为了社会”这一核心命题,以艺术干预作为方法,借助装置、互动媒体和影像等技术手段,在极限社会状态下探讨艺术如何推动社会重建、技术如何支持共处机制的形成,进而提出艺术与技术交融、与社会共生的新可能性。


图片
图片

西安美院跨媒体艺术系入选部分作品展示


林茨电子艺术节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艺术平台之一,自1979年创立以来,始终聚焦艺术、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西安美院跨媒体艺术系的参与,代表了我院在数字艺术、人工智能艺术、虚拟现实等领域的探索实力,还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语境下的对话。通过与国际艺术家、研究机构的交流,我系师生将充分展示我院艺术实践成果与国际交流成果,促进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此次参与全球顶尖的新媒体艺术盛会,标志着西安美术学院国际影响力与学术声誉的显著提升。作为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艺术教育高校,西安美院跨媒体艺术系以“艺术+技术+社会”(Arts+Technology+Society)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探索数字时代的创新艺术表达,不仅展示了我系在公共艺术、实验艺术及科技艺术融合方面的前沿成果,提升了西安美院在国际艺术舞台的能见度,更向国际艺术界传递了我院在跨学科艺术教学、研究与创作中的持续探索。西安美院跨媒体艺术系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国际合作,推动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新媒体艺术发展贡献更多创新力量。


图片
图片

西安美院跨媒体艺术系师生团队部分作品








关于林茨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


林茨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是全球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科技艺术盛会之一,被誉为“科技艺术界的奥斯卡”和“新媒体艺术的朝圣地”。自1979年创立以来,该艺术节始终以“艺术、科技与社会”为核心议题,汇聚全球顶尖艺术家、科学家与思想家,探讨数字技术对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


图片

林茨艺术节视觉形象


视频来自林茨电子艺术节官方社交媒体账号


作为科技艺术领域的标杆,林茨电子艺术节不仅通过年度主题展、论坛和奖项(如Prix Ars Electronica)推动前沿创作,更以跨学科实践重塑了奥地利林茨这座工业城市的身份,使其从“钢铁之城”转型为“数字艺术之都”。其创新模式——涵盖艺术节、大奖、未来实验室和艺术中心“四大支柱”——成为全球科技艺术生态的典范,深刻影响了深圳等城市的文化转型路径。每年吸引数十余万国际观众齐聚欧洲,林茨电子艺术节不仅是展示人工智能、生物艺术等尖端领域的平台,更以批判性思考引导社会审视技术伦理,堪称数字时代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实验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历届林茨电子艺术节现场

←滑动观看








关于高校单元展(Campus Exhibition)


“Campus”是 Ars Electronica 自2002年起设立的一个展览单元,它邀请全球各地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与科技高校或艺术机构作为年度“客座学院”(guest university),在林茨当地的艺术大学空间(University of Arts Linz)举办展览。


图片

林茨电子艺术节高校单元现场


高校单元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策展平台,它打破艺术与教育的界限:不只是学生作业展,而是以独立展览姿态出现,是观察当代艺术教育走向和媒介发展方向的窗口;它强调“机构作为策展人”的角色,即艺术学院或研究中心本身的策展立场;提供一个与林茨电子艺术节主展览形成对话的结构性板块。自1979年创立以来,林茨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 Festival)与众多国际顶尖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在高校合作方面,其合作伙伴包括东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库克艺术科技大学、筑波大学、柏林艺术大学、以色列大学、比利时高等美术学院、巴黎第八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中国部分艺术院校曾受邀参与林茨电子艺术节的Campus展览单元。如中央美术学院以“Zen·Machine”为主题参展,中国美术学院则于2011年带来“Trans-Design”为主题的展览,香港大学呈现了“HKU Showcase”项目。此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以及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也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参与了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展示活动。


林茨电子艺术节官方社交媒体账号@arselectronica








·END·

编辑|赵国娜

执行负责|周怡晔

指导老师|周子建 郑新皓

审核|王檬檬 张潇娟

图片



(作者: / 编辑:任一飞 / 审核人: /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