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班级:2021级综绘2班
课程名称:“综合材料表现语言·1”——由综合材料版画到综合材料艺术的二进制教学
授课时间:2024.3——2024.4
授课教师:孙锦谊
- 孙锦谊 / Sun Jinyi -
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美国SGCI版画家协会会员
如何管理和运用我们泛滥的灵感或想法,我想得有方法。
我把教学也当成自己的创作,七周的创作教学。课程运用二进制教学的方法来进行综合材料语言表现的创作转化。
所谓“二进制”。一进,完成至少六幅同一观念的系列草图,并通过综合材料版画的方式介入和输出,从而得到六幅版画和六件综合材料版。这一过程会使同学对观念语言、图形、形状、材料、技法以及方法等有了切实的体验和掌握。二进,通过一进所得的十二件作品进行剖析和整合、讨论,完成具有明确的延续性观念与材料的综合手法的试错表达方案与作品创作。实现既有表现性,又有多角度表达可能性的连续性创作,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仍能继续进行有效创作的可行性方法。
二进制教学理解起来其实非常的简单,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就是教学的过程中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并让其能从无到有到更多的创作元素与恰当的表达方法,这其实是教学的最核心部分。
对于创作而言,可以从一个非常小的符号或者是一个想法来入手,甚至可能是从一个材料、一件现成品、或者是一句感悟,一首诗或者一句话一个词、一件物品等等都可以作为创作最初的原动力或者是契机。比如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马格利特就用一个装着水的普通玻璃杯通过有效方法最终创作出了名作《黑格尔的假期》。遵循以上创作的理论与方法的引导,我给学生做了全程创作示范,以自己的创作草图方案以及创作的原始动机通过示范的过程,慢慢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从中体会如何找到自己进入创作的途径,继而鼓励学生尝试从自己的创作观念中寻找一个方式来进行有效实践,从而展开本次课程的探索表现之旅。
——孙锦谊
制版,印版
《破核》 122×150cm 原木框 黑白布料 钉子 棉线 麻线 白乳胶 丙烯 立德粉 油漆
个人总结:
就像老旧电视机里的雪花,不可避免的熵增使得信息的损耗同样必然存在。语言的多义性、模糊性和主观性等特点以及个体认知差异,都使得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容易损耗、失真与不对等,也导致了人们之间关系的复杂。将椅子作为象征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的平等、对话、距离、隔阂、情感交流以及权力地位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复杂而多彩的人际关系图谱。
在长达七周的课中不仅学习了综合版的技艺,感受了新技法的乐趣,知识面得到了拓宽,并得到了实践的机会,最后的“二进制”作品部分也挑战了自我对作品尺幅的把握,可以说是收获颇丰的。
《还未成定局》 63x63x5cm 木板 泡沫胶 立德粉 牛皮纸 木屑 泡沫板 丙烯
作品阐述:
“水龙头,水,人”是我这组作品的核心元素,水龙头的水是带有冲击性的,只要它的功能正常,它就会源源不断的涌出水流,就像舆论的压力,他们并不在意真相。只要这些人存在,他们心中的刻版印象就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给人重重一击。
二进制的创作我选择了用泡沫胶和立德粉完成,主要是想模拟墙壁的质感,通过加上小素描,使画面达到丰富的效果。但是时间上稍稍有些仓促,最终在材料的选择上还不够稳重,做完之后才发现,泡沫胶的材质略显粗糙,这也是我之后的创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创作的材料选择非常重要,材料的原始性格太过暴露会导致作品看起来思考痕迹过浅,之后还要多尝试多探索新的创作方式,七周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我未来的创作也会继续沿着这次的创作思路继续发展下去。
作品阐释:
我的作品主要以“人头”的形象出现,其中多层人头也代表着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或许会发生“形变”,逐渐远离最原始的本我,又或许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得自身亦或适应亦或扭曲,从而产生不同的形态,我在最后的二进制作品中也始终围绕着这一想法来制作,我采用了透明粘土这一材质,意在利用其可塑性与一定的透明度来展示人头一层叠一层叠效果,但是效果不尽人意,遂将其逐一摆放,利用不同高低落差来指代所处不同位置时的形变,白色的背景布希望能营造出一种荒芜与虚无缥缈的氛围。这次课程让我能对自身的创作有从一而终的观念一直保持,并希望能不断的将我的观念与想法生发已经继续深究的可能。
《硬物穿过软组织》 80x80cm
硅胶,铁球,螺丝钉
作品阐释:
从一个向往者成为一次又一次的实践者,以痛止痛竟成为对待生命的一种方式。本次创作我以“穿孔”为主题,穿孔文化在如今被认为是一种审美追求,更涵盖着某种态度表达,他不被多数人所理解,但存在便具有意义,而我本人也亲自体会了穿孔带来的独特感受,将肉体钉上几颗钉子,依靠痛觉来重组精神,反抗世界。
穿孔这一新兴的,流传在年轻人之中的,饱受争议的文化将会是一个独特的创作灵感点,我也希望能够继续延续。
版的二次创作
《圈养》 45x30x3cm 麻布,陶土色风干粘土,热塑水晶土,超轻黏土,铜丝,木片,彩色豆豆毛线
作品阐释:
“圈养”一词本指畜牧业中将一定数量的牲畜圈起来饲养,通过集体饲养的方式降低风险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作品借用这种圈养模式来借喻人类社会生活,高密度、高投入、高效益,我们时刻被各种不可分割的社会关系裹挟,奋力开拓生存空间的同时又不自觉地簇拥在一起。造型各异小人酣睡飘浮在蛋型的围墙,边缘的小人张牙舞爪的在缺口处试探,正如羊圈里的羊冲出围栏,自由与迷茫如影随行。
课程体验:
在孙老师的课程中,我们对版画艺术和综合版画技法展开了初步探索,为期七周的课程异常充实,繁琐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作画方式使版画充满严谨、质朴、细腻的气质,更加重视不同的材料特质在画面中的融合与碰撞。
作品阐释:
我研究的是影子,树,网,人的影子。把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图中的人与影子更像是自己与心里的自己博弈,交流,也是内心自我的探索,寻找平衡的状态。
综合材料语言表现这七周课让我感觉很充实,完成从平面到立体的制作和让想法得到延续。也学会了制作综合版的方法和理论知识,在课程中,也了解了许多艺术家和自己制作ppt演讲。扩展了眼界和提高了审美,对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版的二次创作
《二进制-射手假说》72x54cm 木板,钉子,木棍,皮筋儿,止血带,焊接剂,钢丝
作品阐释:
“束缚”这一系列作品最初是想做一部关于人、围绕人展开的系列作品。后来从人的行动、人体、意识、精神几个方面,最后总结为“物质篇”和“精神篇”,这连篇分别是分析了人在物质层面上的束缚和人在精神层面上的束缚。直到后面的二进制作品,是受到了《三体》这一作品的影响,让我去打破维度更加多元化的去思考对于作品的研究。
《生长的痕迹》 25×25×37cm 稻草,木屑,茶叶,树叶,麻丝,纸浆,棉线,乳胶,灯珠
作品阐释:
板子的制作灵感来源于树的形态,从最开始的树根树枝,再到树枝在水中的倒影,对结香树形态的重组,最后到对不同树皮形态的截取抽象,通过对树的各种形态的研究表达来寻找人与树之间的相似性,希望能通过比喻的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感受。
⼆进制作品是以杨树为原型,为了杨树的⽣⻓往往会砍下⽣⻓在错误位置的树枝,树⼲在⾃我恢复之后就会形成⼀个⼜⼀个眼睛的形状。我想通过这个作品表达的是我们在成⻓中难免会做出不正确的选择,形成错误的习惯或者⾛上错误的路。矫正这些错误就像给杨树砍去枝⼲,都是为了⽣⻓的更加笔直,不仅是⼀个痕迹,更是睁开了⼀只只观察世界的眼睛。
《漩涡》 120cm*100cm 二进制作业 防护网 铁丝 落水毛 电缆丝 木材
作品阐释:
青年精神内耗是指在自我精神世界中难以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而陷入无休止的自我怀疑、无止境的自我攻击、无止境的纠结犹豫中。
我的创作来自于我对这一精神体验的思考和理解。精神内耗像属是清醒的人的噩梦,它永无休止的对自我进行怀疑和反思,最终发酵成焦虑或者躺平。人们对未来的期待暗含着对当下的否定,既担心无法达成自我期待,又害怕被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击倒。当下本身不再有意义,它只是指向未来,实现渴望的工具。
《家园》 40x60cm 毛线、树脂粘土、滴胶、木板、麻布网
作品阐释:
此次作品的主题灵感来源于生物书上23对染色体的图示,由此我联想到染色体与人类的共生关系。从中我体会到生命的奇妙,小小的染色体就像一条锁链一样,连接着人类与人类、人类与自然。人类生于自然,长于自然,我们更应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谐共生。
本节课程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体验,接触到了以前未曾接触过的版画,也跟随孙老师的带领完成了对版画作品的二进制衍生。在这期间我感到收获颇多,不仅学习了版画技法,也从孙老师的课堂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在此十分感谢孙老师对我的帮助与指导,为我后期的学习与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品阐释:
作品围绕“倒吊人”展开艺术创作,倒吊人在塔罗牌中寓意着反抗不合理的觉醒者,播撒光明的启蒙者,意志坚定的革命者,为理想奉献自己的殉道者,他虽为了追求理想,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但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获得了精神的永生,他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要坚持做自己,不受外部环境影响,他象征着与生命相互连接的感受。
通过本次课程我对综合材料有了全新的认识,运用不同材质来表现艺术效果,掌握版画技法拓宽了自己的思路。在每一次探索中,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技法逐渐成熟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也越发大胆,从刚开始的草图到制版再到印画完成一进制,再进入二进制作品,用铁丝来表现,利用不同大小的几何方块来表达空间,整个创作过程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我对创作上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有了新的思考,这个就是我在这个课程的收获,老师对细节上的要求十分严谨,也督促着我不断去完善自身的不足,最终完成了满意的效果!
《二律背反》50cm×70cm
金刚砂,喷漆,蜡笔,红线
作品阐释:
在构思题材的过程中我思考了许多不同的题材,但大多数都处于浅层的阶段没有办法深度挖掘。在与母亲的一通电话后突然想到可以利用母女关系的这个题材。作为一位母亲她非常爱我,但是,她一方面又非常喜欢打压我,也许这是在她看来这是爱的另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确实一直伤害着我。
火作为人类最早获得的原始能量,我一直觉得它有着特殊的含义。对于很多时候来说,火代表温暖,光明以热烈,但太过热烈也代表了破坏,毁灭,反抗。我希望用这种双生的意义来去表达,爱与恨永远不是各自独立,而是共生共死的关系。
《制能》 30x60x20cm 超轻粘土、镜面贴、木头、丙烯
作品阐释:
这次的作品灵感来源于小时候奶奶给我做的虎头鞋,虎头鞋在陕西非常的常见,几乎每一个小孩儿的爷爷奶奶都会在小时候给自己的小孩儿做一个,虎头鞋是家长对小朋友的美好祝愿。老虎的形式也不止是虎头鞋,还有老虎枕头、布老虎等,老虎的长相不同寓意也有所不同。在跟老师沟通的过程中,老师提到了可以做陕西的非遗文化,然后我在搜集了一些资料后选择了几个不同的内容。
二进制的作品是由我的第一张综合版进行在创作在画稿的时侯加进了一些新的元素,作品的主体是一个折叠手机然后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像是一张已经拍好的照片,而右边就像是一个相机,通过眼睛的不同角度看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在这次的综合版学习中,孙老师对我的帮助十分大,给了我一些新的创作思路也学习到了新的技法,也让我在以后的创作中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考方式,课程中大家对艺术家的讲解也对我有着很大的意义。
《总有美好存在》30x30cm 漆器色粉、陶泥、乳胶、木板
作品阐释:
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制作版画的技巧,制版、印板的技巧,也使用了之前从未用的陶泥等材料,这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各种材料的质感和使用方法。尽管因为不熟悉材料而导致成品效果不理想,但收获还是颇丰,在下一次的材料使用时可以有更多的注意事项和更多的选择。
因为和战争有关系,想使作品表现的更“沉重”一些,所以使用陶泥和漆器色粉糅合进行制作,一开始的陶泥有水性,可塑性,与色粉进行混合后放进定制木框后可以呈现较为美观的有规则状的几何形,但因为要进行“拼图”,规则几何形在这里没有起到切实性的作用——对固形后的陶泥进行敲击时,完全不能掌握一块的形状,所以拼图过程非常的艰难,只能用小刀进行
一点一点的磨合才能达到一点预想结果。想做成民俗花纹的想法难以实现,所以“将错就错”,将本来分裂的不同颜色的石块进行拼接,产生了新的意象:就算战争使得我们分离,但希望永远存在,我们总是向往着和平,在之后的努力中共同塑造新的家园。这就是“总有美好存在”。
和为贵,战则乱,和平永驻。
《霁月光风,不萦于心》25*35*6cm 网纱,珍珠鱼皮,布,胶水,丙烯
作品阐释:
这次非常开心可以上孙锦谊老师的综合版画课,因为我一直对做小手工之类需要动手而不只是画画的课程非常感兴趣,所以这七周每天早上的专业课可能虽然有点累,但非常充实,也很开心,在此感谢老师同学们的指导与帮助。在选择题材的时候,我想到了缝合,因为一直很喜欢缝合艺术,感觉不同的布料不同的线的性格不一样,虽然不像石头一样坚硬,但缝合艺术在我看来是也是坚强的。在确定方案这个过程中我想到了情绪,每个人都有情绪而坏情绪虽然是每个人都有的,我们不可否认,坏情绪有时可以变成“杀人凶手”。心脏是我们身体各个地方的“发动机”也是情绪发出的根本所在。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时常这些坏情绪的干扰,有时会没有办法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我也关注到,随着世界高速发展,科技的发达,为了更多物质的满足,年轻人们的压力总是很大,但物质生活已经满足了的情况下,大家寻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因此总是会陷入情绪的漩涡。但我在深陷这种状态的时候,我看到了罗翔老师所说的:人,只能自救,且务救自己于水火千千万万遍。我想这句话就是我这节课想要表达的。
《洋葱》 30×30cm 羊毛毡,黏土,毛球,布毛线,镭射布等纤维制品
作品阐释:
世界上的万物,都不能只看其表面,更要深剖其本质,人类肉眼看到的是否为真,就以水果为例,表面看似粗糙的纹理,而却拥有最柔和的内心,外表柔和的纹理,却拥有最最坚硬的内核。
此次作品用综合版形式表现出来,在这次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制版的技术还是作品的构思都学习到了很多,让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构思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了制版的趣味性,也了解到了艺术家创作作品的工匠精神,更是激发了我们对版画及个人创作的激情与兴趣,使得我们掌握了更多的技巧,希望此次学习能够为以后的创作实践做铺垫,也希望自己能够将此次的学习态度及知识延续下去。
版的二次创作
《心外》60x80cm 色粉、塑型膏、泡沫胶、金属漆、超轻黏土、木板、纸板、亚麻布、丙烯、铜丝、亚克力
作品阐释:
肢体是心灵的外在体现,我希望能探索出抽象化的符号,使其中压缩一种信息,简单有力。课程总结,这节课学习了综合版的制作与印刷,了解并初步掌握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并在感受形象中进行了探索,收获良多。
版画作品
版的二次创作
“二进制”作品
《窥视》 80x80x8cm 木板、钉子、红线、喷漆、硬卡纸、弹簧
作品阐释:
这期课总的创作思路是以我的童年经历为母题,以此进行发散延伸思考。虽总体呈现内容较为不同,但都串联在童年时期的思绪情感与记忆这一大的主题之下,深入挖掘探寻内心世界,以心中微妙的情感作为链接。虽然是以童年为母题,却展现出了并不完全纯真美好的面貌,更多表达的是本人在特别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不安与困惑,体现出在美好与天真中夹杂着痛苦与烦恼的复杂且微妙的情绪。
版的二次创作
《兔》kt版 雪弗版 银卡纸 毛线 麻线 双头钉 68x57cm
作品阐释:
这期课总的创作思路是以我的童年经历为母题,以此进行发散延伸思考。虽总体呈现内容较为不同,但都串联在童年时期的思绪情感与记忆这一大的主题之下,深入挖掘探寻内心世界,以心中微妙的情感作为链接。虽然是以童年为母题,却展现出了并不完全纯真美好的面貌,更多表达的是本人在特别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不安与困惑,体现出在美好与天真中夹杂着痛苦与烦恼的复杂且微妙的情绪。
“二进制”作品
《爆炸兔·死灭》60×80cm(以内)木板 油画颜料 黏土 钉子 线 丙烯马克笔
作品阐释:
爆炸兔的的立意很简单,它的创造初衷是想以一个小兔子的视角来表现我的内心世界,探索那些生活角落里的痛苦或幸福。希望在多年以后,再次看到这个作业可以继续回味其中的乐趣。
与之前的课程相比,这次的课程创作有了连贯性,有了主题的创作过程变得不再那么让我痛苦了,这种感觉很奇妙。严厉的孙老师虽然有时候很折磨人,但教得好也是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感恩。!
版的二次创作
《亚当的上升与夏娃的下降》50x70cm 布面丙烯
作品阐释:经过了七周的学习,我了解并上手了一个对我而言无疑是陌生而新颖的画种。尽管在制版和套色印画的过程中我保留了以往在传统绘画的不讲究习惯,但参与的过程中还是很兴奋与期待的。不像传统绘画,对我而言 一张版画的制作过程可谓是相当的复杂与繁琐,印出的成品也带有一种方方正正的人工处理过的精细程度,居然能将板子上的每分每毫都复刻出来,甚至由于多种影响因泰,每次揭开棉布还有种开盲盒的错觉。通过对鸟类特征的漫游联想创作,我意识到在系列主题中一个明确且足够清晰的概念会给继后的创作带来不一样的底气,尤其当我是一个走一步想一步的人的时候,明确清晰的主题无疑会帮我省去很多在创作上冥思苦想的时间。
《自由》60x80cm 报纸,白乳胶,石英砂,塑型膏,铁锈粉
作品阐释:
本次的作品设计的思路于70 80年代很多的家庭的组建,并不是爱情,只是传统的思想下的傀儡,找人搭伙过日子,然后快速的生儿育女,背着老一辈的观念生活,夫妻之间没有共同话题,没有共同语言,剩下的都是柴米油盐和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以孩子为中心的纽带和寄托。
版的二次创作
《THUNDER.2》 100x40 油画、led灯
作品阐释:
刚开始做了一些尝试,但是纸板被我弄烂了木版被我弄的太厚而且在一些压力下弯折过度。所以我的前几个作业都以失败告终,虽然最后完成了作业要求,但其实我一共做了十个,从刚开始的风景(失败)到一对拳头再到烟雾和火还有牛羊系列,渐渐找到了围绕着光的创作思路,到最后的二进制创作《THUNDER.2》用了更为直接大胆的光源来表现闪电这个意象等等。我在这节课上发现了很多新的方法思路和一些自己的问题,受益匪浅。
《裂纹》60x40cm 塑形膏,石英砂,立德粉,白乳胶,金刚砂,丙烯,水墨,网状布,皱纹纸
作品阐释:
利用了白乳胶加金刚砂结合的流动感和肌理感去模仿、体现出大漆油纸伞的肌理。大漆和油纸伞都是我们中国的非遗工艺,我们应该将这种技艺传承下去,不要让非遗流失,像白乳胶和石英砂一样寻找可控性和创新点。这节课程让我学会了一种新的技法,也让我将此技法融入到自己的创作里,延续、融会贯通学到的以往的知识。让自己的作品得以不断的延伸、拓展。受益匪浅。
作品阐述:
古生物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它们与演化历史是十分浪漫的地球往事——若没有看过地球数十亿年间的沧海桑田,与生命们的挣扎、努力与成长,又怎么能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厚重与可贵?
化石的形式能带给我们许多衍生的含义,也能引发更多的思考,并不会在绘制上增加更多的难度。
“若地球是一本书,人类出现只是薄薄的一页。”
关于课堂感受,我觉得这次课堂进行的十分饱满,老师教学非常认真负责。有完整的课程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演示,帮助我认识了综合版画的创作流程。
版的二次创作
“二进制”作品
《物欲》45x21x45cm 玻璃,欧根纱,透明胶带,喷漆,可塑粘土
作品阐释:
这次的创作主题是消费主义相关,通过描绘传统购物场景和在电商品牌洪流下加购物车消费的便捷模式通过揭示消费主义的短暂与空虚,提醒我们要在消费主义的洪流中保持清醒,不被其表面的繁华所迷惑,要有批判性的思考和自我意识。
版的二次创作
作品阐释:
本作品灵感来自于后现代人的解体以及中国式的加速主义。它们两者的结合直接指向了在工业革命基础下异化的身体。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与创伤性的历史下,身体永远是阶级斗争的战争场域。而这一切将与另一个改变本体论的技术结合起来:生物工程。在生物工程的介入下,人类的近未来,尤其是亚洲的近未来将是超越我们想象的:历史将会加倍地再次展现出它的残酷,而我们也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尖锐的阶级矛盾。
生物工程是现金改变本体论的三大技术之一,在后现代语境之下,它是我们必然讨论的议题。以生物身体部件为基本单位组织起来的机械模式。它同时结合了神经计算的高效性、肉体的节能性与机械的耐久性。肉机的破译工作伴随着帝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展开。
肉语法编译机借助古老的打字机(与活版印刷等)是一个神话般的巧合。它就是一个神话。在肉体编译的过程中,科学家逐渐掌握了一种肉体单位(基本字符)之间的特定组合规律。
版的二次创作
“二进制”作品
学生在这七周的学习过程中,课内能很好的践行练习与创作的作品综合转化的能力,体验和掌握二进制学习的有效方法。课外能通过阅读相关专业著作,艺术家个案研究,提高自己的艺术判断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诗歌,提高自己的艺术感受力;探索物质与非物质材料的艺术语言转化,提高自己的艺术创作力。因此,教学不是谈感觉,而是方法论的一次次运用与修正,以实现教学相长,抛砖引玉。
编辑|周雪倩 朱泽蕙
执行负责|黄米兰
指导老师|李梦龙 周子建 尤 妙
审核|王檬檬 张潇娟